|
|
1. (单选题) 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因素是指( )(本题2.0分)
A、 教育
B、 管理
C、 生产资料
D、 自然科学
标准答案:A
2. (单选题) 党的十九大确定了( )(本题2.0分)
A、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 全面从严治党
C、 依法治国
D、 全面深化改革
标准答案:A
3. (单选题) 社会主义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 )(本题2.0分)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C、 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 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标准答案:A
4. (单选题) 客观实在性是( )。(本题2.0分)
A、 自然物质的个性
B、 一切物质的共性
C、 物质的具体形态
D、 物质的存在形式
标准答案:B
5. (单选题)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是( )(本题2.0分)
A、 处于垄断地位的工业企业
B、 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
C、 处于垄断地位的商业企业
D、 处于垄断地位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标准答案:D
6.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心理的是( )。(本题2.0分)
A、 政治与法律
B、 哲学与宗教
C、 科学与艺术
D、 风格与习惯
标准答案:D
7. (单选题) 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本题2.0分)
A、 使用价值
B、 交换价值
C、 价值
D、 价格
标准答案:C
8. (单选题)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本题2.0分)
A、 理论特征
B、 理论核心
C、 理论品质
D、 理论前提
标准答案:C
9. (单选题)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本题2.0分)
A、 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结果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C、 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标准答案:B
10. (单选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本题2.0分)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 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
D、 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
标准答案:A
11.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本题2.0分)
A、 马克思和李嘉图
B、 马克思和圣西门
C、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
D、 马克思和恩格斯
标准答案:D
12. (单选题) 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错误在于( )。(本题2.0分)
A、 否认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 否认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 否认少数英雄人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 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标准答案:D
13. (单选题)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观形式是( )。(本题2.0分)
A、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 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 价值围绕商品价格波动
D、 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标准答案:A
14.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本题2.0分)
A、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标准答案:D
15. (单选题) 哲学上的二元论否认( )(本题2.0分)
A、 世界的统一性
B、 世界的物质性
C、 世界的可知性
D、 世界的多样性
标准答案:A
16. (单选题)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玉米、高梁、小麦之间的关系属于( )(本题2.0分)
A、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 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标准答案:A
17. (单选题) 在资本主义社会,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一般不包括( )。(本题2.0分)
A、 生存资料的价值
B、 生产资料的价值
C、 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的费用
D、 必要的教育培训费用
标准答案:B
18. (单选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体形成于( )(本题2.0分)
A、 资产阶级革命以后
B、 工业革命以后
C、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D、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标准答案:D
19. (单选题) 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两个阶级之间( )。(本题2.0分)
A、 物质利益的对立
B、 政治立场的不同
C、 思想观念的对立
D、 社会分工的不同
标准答案:A
20. (单选题) 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不应包括( )(本题2.0分)
A、 工人的工资
B、 原材料费用
C、 机器设备的折旧费
D、 机器设备未折旧部分
标准答案:D
21. (单选题) 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率一般应相当于( )(本题2.0分)
A、 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B、 垄断企业的利润率
C、 银行的存款利息率
D、 银行的贷款利息率
标准答案:A
22.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本题2.0分)
A、 物质和运动
B、 联系和发展
C、 思维与存在
D、 物质与意识
标准答案:B
23. (单选题) “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等说法,都是要在实践中坚持( )。(本题2.0分)
A、 适度原则
B、 辩证否定观
C、 实事求是
D、 科学发展观
标准答案:A
24. (单选题) 资本主义商业店员所从事的商品买卖活动( )(本题2.0分)
A、 创造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B、 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C、 创造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D、 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标准答案:D
25. (单选题) 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 )(本题2.0分)
A、 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 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C、 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 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标准答案:B
26. (单选题) “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本题2.0分)
A、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 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C、 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 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标准答案:A
27. (单选题)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本题2.0分)
A、 价值手段与流通手段
B、 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 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 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标准答案:A
28. (单选题)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本题2.0分)
A、 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 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D、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标准答案:C
29. (单选题) 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本题2.0分)
A、 劳动对象
B、 劳动资料
C、 劳动者;
D、 生产资料
标准答案:C
30. (单选题) 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 )。(本题2.0分)
A、 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B、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C、 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D、 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标准答案:B
31. (单选题) 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本题2.0分)
A、 社会经济体制的状况
B、 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
C、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 社会道德的水平
标准答案:C
32. (单选题)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 )。(本题2.0分)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
D、 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
标准答案:B
33. (单选题) 从根本上说,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本题2.0分)
A、 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B、 继承前人创造的优秀成果
C、 科学家之间合理的分工协作
D、 引进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成果
标准答案:A
34. (单选题) 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发菜,过度放牧,获得一定经济利益,然而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这些人们( )(本题2.0分)
A、 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B、 只看到物与物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的联系
C、 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
D、 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
标准答案:C
35. (单选题) 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 )(本题2.0分)
A、 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
B、 生产商品耗费的物质资料量决定的
C、 生产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D、 商品的用途决定的
标准答案:C
36. (单选题) 资本流通的目的是 本题2.0分)
A、 获取使用价值
B、 发展社会经济
C、 获取消费资料
D、 实现价值增值
标准答案:D
37.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运动和物质关系的是 本题2.0分)
A、 物质是运动的原因
B、 物质是运动的本质
C、 运动是物质的内在根据
D、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标准答案:D
38. (单选题) 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本题2.0分)
A、 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 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C、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 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标准答案:C
39. (单选题)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 )(本题2.0分)
A、 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B、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
C、 既肯定又否定
D、 既前进又倒退
标准答案:C
40. (单选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本题2.0分)
A、 社会发展史和自然界的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C、 人类社会象自然界一样是有客观规律的
D、 社会发展过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
标准答案:C
41. (单选题)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本题2.0分)
A、 真理具有客观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具有相对性
D、 真理具有全面性
标准答案:C
42. (单选题)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本题2.0分)
A、 有一定的货币积累
B、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
C、 劳动力成为商品
D、 商品有充分销路
标准答案:C
43. (单选题) 贯穿一切社会经济形态,在一切社会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是 本题2.0分)
A、 按劳分配规律
B、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C、 价值规律
D、 剩余价值规律
标准答案:B
44. (单选题)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意识能动性的观点是( )(本题2.0分)
A、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 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 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 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标准答案:C
45. (单选题)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本题2.0分)
A、 工业资本
B、 农业资本
C、 银行资本
D、 金融资本
标准答案:D
46. (单选题) 资本集中的方式是( )(本题2.0分)
A、 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
B、 竟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C、 竞争和信用
D、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标准答案:C
47. (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本题2.0分)
A、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 国家垄断资本掌控经济生活
C、 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 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标准答案:A
48. (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私人垄断统治的发展表现在( )(本题2.0分)
A、 托拉斯和康采恩的出现
B、 金融寡头的统治
C、 国际垄断同盟的兴起
D、 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混合联合企业
标准答案:D
49. (单选题) 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 )(本题2.0分)
A、 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
B、 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C、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 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标准答案:C
50. (单选题)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本题2.0分)
A、 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 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 它具有计量单位
D、 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标准答案: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