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税收筹划概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1 17: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  税收筹划概论
1.单项选择题
1、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国家征税凭借的是( )
A. 所有权
B. 政治权利
C. 行政权力
D. 财产权利
答案:B,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税收三性是指( )
A. 广泛性、强制性、固定性
B. 政策性、强制性、无偿性
C. 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
D. 无偿性、自觉性、灵活性
答案:C,税收的“三性”指的是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3.税收法律关系中的主体是指( )
A. 征税主体
B. 纳税主体
C. 税务机关
D. 征纳双方
答案:D,在我国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包括国家各级税收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另一方面是履行纳税义务的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在华的外国企业、组织、外籍人、无国籍人,以及在华虽然没有机购、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外国企业或组织。
4.税务筹划的主体是(  )  
A. 纳税人
B. 征税对象
C. 计税依据
D. 税务机关
答案:A,税收筹划的主体是纳税人。纳税主体又称“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是指在税法规定中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5.税务筹划与逃税、抗税、骗税等行为的根本区别是具有( )
A. 违法性
B. 可行性
C. 前瞻性
D. 合法性
答案:D,税务筹划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合法性,而逃税、抗税、骗税等则是违反税法的。
6.以下选项中,属于纳税人的有(   )
A.代扣代缴义务人
B.代收代缴义务人
C.居民企业
D.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答案:C,纳税人可以分为自然人和法人两种,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与纳税人紧密相连,但不承担纳税义务,只有居住在我国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才属于自然人纳税人。居民企业需就来源于我国境内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属于纳税人范畴。
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累进税率形式的是(   )
A.全额累进税率
B.定额累进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超率累进税率
答案:B,累进税率是将征税对象按照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税率。定额税率是指按照征税对象确定的计算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
8.税收筹划是在纳税人(   )对相关事项的安排和规划。  
A.纳税义务发生之前
B. 纳税义务发生之后
C. 生产经营行为发生后
D.生产经营行为发生过程中
答案:A, 一项生产经营行为发生后,其纳税义务即是确定的,而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发生之后,就必须依法纳税,已经不存在税收筹划空间,纳税筹划必须在纳税义务发生前完成。
9.税收筹划的目标是(    )
A.税负最小化
B.成本最小化
C.企业利润最大化
D.企业价值最大化
答案:D,评价税收筹划成功与否的标准,是能否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不是某一时点、某一项目带来的税收成本的节约。
10.(    )是税收筹划的前提和基础
A.安全性
B.合法性
C.动态性
D.系统性
答案:B,合法是税收筹划的前提和基础。“合法”不仅表现为手段合法,而且要求税收筹划的精神实质合法。也就是说,税收筹划的方法和手段不违背税收的立法精神,不钻任何法律的空子。
2.多项选择题
1.纳税筹划的合法性要求是与(  )的根本区别。
A. 避税
B. 骗税
C. 逃税
D. 欠税
答案:ABCD
解析:合法是税收筹划的前提。
2.税务筹划有哪些基本特征( )
A. 合法性
B. 预期性
C. 目的性
D. 风险性
答案:ABCD,税收筹划具有合法性、预期性、目的性、综合性和风险性等特征。3.税务筹划的目的包括( )。
A. 绝对减轻税负
B. 相对减轻税负
C. 纳税成本最少化
D. 涉税零风险
答案:BCD.税收筹划的目的就是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涉税零风险,但是减轻税负是相对的概念。
4. 税收优惠主要形式包含(     )
A.免税
B.减税
C.税收扣除
D.税收抵免
答案:ABCD,从政策的作用点或者优惠的具体形式来看,税收优惠包括对应纳税额的免征、减征、抵扣和抵免。
5.递延纳税筹划法是(    )
A. 推迟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B.获取了货币时间价值的相对收益
C. 企业没有减少税款的缴纳
D. 企业减少了税款的缴纳
答案:ABC,递延纳税筹划法,是以获取货币时间价值为目的、尽量推迟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方法。从缴纳税款的绝对数额上看,企业没有少纳税款。
6.税收管辖权筹划法是(   )
A. 减轻或消除有关国家的纳税义务
B. 避免成为行使居民管辖权国家的居民
C. 避免成为行使居民管辖权国家的公民
D. 避免自己的所得成为行使地域管辖权国家的征税对象
答案:ABCD,国际税收筹划的主要内容是减轻或消除有关国家的纳税义务。避免一国的税收管辖,一是避免一国人的税收管辖,即避免成为行使居民管辖权国家的居民或公民,二是避免一国物的税收管辖,即避免自己的所得成为行使地域管辖权国家的征税对象。
7. 利用转让定价筹划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有(     )
A.企业通过控制零售价和原材料的进出口价格来影响关联公司的产品成本和税负水平
B.企业通过对专利、专有技术、商标、厂商名称等无形资产收取特许权使用费的高低来影响关联公司的成本和利润施加影响
C.企业通过技术、管理、广告、咨询等劳务费用来影响关联公司的利润和税负水平
D.企业利用机器设备租赁影响关联公司的利润与税负水平
答案:ABCD,转让定价筹划法是指有关联各方在交易往来中,为达到转移利润、规避税收的目的,按高于或低于正常市价确定的转让定价进行交易结算的方法
8.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活动(    )
A.充分利用国家的税收法规、优惠政策
B.调整战略方向
C.调整生产经营各个环节
D.调整布局投资结构和运行模式
答案:ABCD,税收筹划的客体范畴广泛,涉及企业的战略模式制定与组织架构设计,以及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和投资理财的整个过程。
9.《刑法》规定,对逃避缴纳税款罪的刑罚适用的原则()
A. 分层次处罚
B. 分层次处罚
C. 对单位犯逃避缴纳税款罪采取双罚制
D. 对多次逃避缴纳税款的违法行为累计数额合并处罚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1条的规定,对逃避缴纳税款罪的刑罚适用原则大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分层次处罚、分层次处罚、对单位犯逃避缴纳税款罪采取双罚制、对多次逃避缴纳税款的违法行为累计数额合并处罚
10.关于间接抵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适用于跨国母子公司之间的税收抵免
B. 我国允许间接抵免
C. 我国不允许间接抵免
D. 间接抵免只能以“视同母公司间接缴纳”而给予抵免处理
答案:ABD,间接抵免适用于跨国母子公司之间的税收抵免。母公司所在国对其来自于外国子公司股息所承担的外国所得税要给予抵免。这种抵免不同于直接抵免,股息承担的外国所得税并不是母公司直接缴纳的,所以只能以“视同母公司间接缴纳”而给予抵免处理。我国允许间接抵免,但是有股权比例的限制。
3.判断题:
1.代收代缴义务人是依照有关规定,在向纳税人收取商品、劳务或服务收入时,有义务代收代缴其应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因此应承担相应的纳税义务。
答案:错误, 代收代缴义务人不承担纳税义务,只是有义务代收代缴应纳税款。
2.根据我国税法规定, 居民纳税人对于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答案:错误,我国居民纳税人所取得的应纳税所得,无论来源于我国境内还是境外,都要在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3.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纳税义务发生时对相关事项的安排和规划。
答案:错误,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对相关事项的事先安排和规划。一项生产经营行为发生后,其纳税义务即是确定的,而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发生之后,就必须依法纳税,已经不存在税收筹划空间。
4. 企业开展税收筹划时要尽量充分利用税收法律中赋予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其他国家政策法规,使税收筹划方案的风险最小化。
答案:正确,税收筹划是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目标过程中的收益与风险之间的权衡。
5. 避税的目标是少缴税款、减轻税收负担,避税遵循的原则与税收筹划相同。其行为结果符合税收的立法精神。
答案:错误,避税遵循的原则与税收筹划不同。避税强调“非违法”原则,其着力点在寻找税法规定的漏洞或者盲点,在某种程度上其行为结果可能是和税收的立法精神相违背的。
6. 递延纳税筹划法是通过推迟收入确认和尽早确认费用实现纳税筹划的。
答案:正确,流转税和所得税都涉及收入,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在可扣除项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收入确认得越晚越好。对于费用而言,其不涉及流转税,只涉及所得税。费用确认的原则为:尽早确认费用。
7. 从税收的角度来说,能够直接计入资产的不计入成本开支项目。.
答案:错误,企业为了购置、开发和建设各项资产而产生的费用构成资产的成本,但是这些资产成本只有通过销售等方式才能转化为企业的费用冲减当期营业收入,降低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
8. 一般来说,将有关所得项目分别计税可以分别扣除,有效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税率。因此,把合并或汇总计算的所得分开,是个人所得税筹划常用的方法。
答案:正确,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是采用分项计税方式完成的。
9. 税收抵免是指居住国允许非居民纳税人在本国税法规定的限额内,用已向来源国缴纳的税款抵免其向居住国应缴纳税额的部分。
答案:错误,是允许居民纳税人所取得的应纳税所得,无论来源于我国境内还是境外,都要在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可以进行税收抵免。
10. 自然人逃避缴纳税款,对自然人犯罪主体在各层次量刑幅度内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不再进行其他处罚。
答案:错误,对自然人犯罪主体在各层次量刑幅度内,除规定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自由刑外,一律规定了“并处逃避缴纳税款数额五倍以下的罚金”。其立法精神是,主刑和附加刑必须同时判处,不具有选择性,以防止逃避缴纳税款人在经济上占便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