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B卷 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6 09: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奥鹏远程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课程(B)卷(开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单选题
1.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做好理论准备的是( )
A.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B.细胞学说
C.能量守恒定律
D.进化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
A.资产阶级的发展                                         B.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C.大资产阶级                                                 D.中产阶级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世界性的哲学,但它又必须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因为( )
A.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哲学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B.它必须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万能的哲学
D.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一般的发展规律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一切被剥削阶级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先进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D.全体劳动群众的世界观
5.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
A.近代以前的哲学的基础问题                        B.欧洲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6.“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这是( )
A.神秘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范畴是( )
A.一切哲学的基石                                        B.唯物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
C.辩证发展观的基石                                        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石
8.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句话体现了( )
A.唯物主义时空观                                        B.形而上学时空观
C.主观唯心主义时空观                                D.客观唯心主义时空观
9.“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种观点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 )
A.物质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一切联系
C.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各种联系
D.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的所有联系
11.关于辩证的否定的错误说法是( )
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辩证的否定就是抛弃                                D.辩证的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1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 )
A.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B.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
C.事物之间的相互排斥                                D.事物的内部矛盾
13.唯物辩证法认为,条件是( )
A.同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相关联的诸要素的总和
B.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C.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
D.事物之间联系的环节
1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说明,事物是( )的
A.普遍联系                                        B.变化发展
C.运动变化                                        D.充满矛盾
15.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对象化活动称之为( )
A.改造                                                                B.实践
C.创造                                                                D.臆想
16.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 ( )
A.非决定论                                                 B.辩证决定论
C.机械决定论                                                 D.唯心主义决定论
17.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 ( )
A.唯一形式                                                 B.基本形式
C.辅助形式                                                 D.特殊形式
18.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 )
A.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
C.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
D.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二、        多选题
19.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有()。
A.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
B.先有运动而后才有联系
C.先有联系而后才有运动
D.事物的运动表现了事物的联系
20.“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表明()。
A.人的认识运动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B.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D.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是辩证统一的

三、        简答题
21.为什么说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23.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四、        论述题
24.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为指导,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B卷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B
C
D
B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D
A
A
B
C
C
D
二、       多选题
  
题号
  
19
20
答案
AD
ABCD
三、       简答题
21. 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的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
   (1)生产实践是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决定性因素。(2)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都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3)生产实践为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4)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也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
22.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1)相互区别。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过程的两种状态,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量变主要表现为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体现事物发展的间断性。
(2)相互依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巩固和体现着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一方面,量变中包含着质变,,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有部分质变,另一方面,质变中包含着量变,即质变包含着旧质要素在量上的迅速收缩和新质要素在量上的迅速扩张。
事物的发展变化就是量变到质变相互转化.循环往复的过程。
23. (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四、       论述题
24.(1)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续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2)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惩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3)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一是要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生产实行调节和控制,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二是要提高人口质量,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