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编制会计报表的目的与要求 (一)会计报表及其使用者 会计报表是根据企业日常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的,用以反映一定时期财务状 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当局 (二)编制会计报表的目的 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目的,是向报表使用者提供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 现金流量的财务信息,有助于报表使用者的决策。 (三)会计报表的作用 为投资者、债权人进行有关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为企业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四)会计报表的分类 按照会计报表反映的内容分类:静态报表(资产负债表);动态报表(利润 表)(现金流量表); 按照会计报表编报的时间分类:年度报表;半年报表;季度报表;月度报表 按照会计报表编制单位分类: 基层报表;汇总报表 按照会计报表的服务对象分类: (五)编制会计报表的要求 真实可靠;全面完整;相关可比;编报及时。 年度会计报告必须在年度结束后4 个月内报送。 二、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也称财务状况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属于静态报表。 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是会计等式,即: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向使用者提供以下信息: 1.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产总量及其结构; 2.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及其结构; 会计学-学习笔记九 3.企业所承担的债务总额和构成以及偿还债务的能力; 4.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及结构。 (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资产负债表由表首和正表两部分构成,表首的内容包括:报表的名称、编表 的时间、编制单位、和金额单位。也是企业的对外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有两种:一种是账户式,另一种是报告式。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的填列特点:根据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或直接填列或经分析整 理后填列。 三、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 (一)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的概念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或收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属于动态报表。 编制利润表的理论基础是会计等式,即: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表向使用者提供以下信息: 1. 企业成本费用的耗费水平; 2. 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渠道; 3. 企业经营损益形成的原因。 (二)利润表的格式 利润表的格式有两种:一种是单步计算式,另一种是多步计算式。 利润表的正表内容包括以主营业务收入为计算基础而形成的四项利润,即: 1、主营业务利润 2、营业利润 3、利润总额 4、净利润 (三)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利润表的填列特点:根据有关账户的发生额填列。 (四)利润分配表的编制方法 利润分配表基本上是根据“利润分配”账户所属的有关明细账户的记录编制 的。 四、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概念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会计报表, 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信 息的报表。该表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以下信息: 1、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原因; 2、企业自创现金和偿还债务的能力; 3、企业实现净利润的质量。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这里的现金是指企业的货币资金和现金 等价物。 会计学-学习笔记九 1.现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现金等价物 (三)现金流量表的分类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税费返还等收到的现金。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购买货物、接受劳务、制造产品、广告宣传、缴纳税 款等支出的现金。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收回投资、分得股利或利润、取得债券利息收入等收 到的现金。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以及对外投 资等支出的现金。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吸收权益性投资以及发行债券或借款等收到的现金。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偿还债务、减少资本、支付筹资费用、分配股利或偿 付利息等支出的现金。 (四)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结构 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包括正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 现金流量表的正表(简表)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