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与利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6 09: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收入
(一)收入及其特征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
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是客户代收的款项。
收入的特征:
1.收入主要来源于企业持续的、日常的经营活动;
2.收入的实质是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3.收入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
(二)营业收入的分类
(三)营业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营业收入的确认是指营业收入在什么时候入账,并在利润表中反映;
营业收入的计量则是解决营业收入的入账金额问题。
1.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连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
的商品实施控制。
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在会计实践中,商品销售总是与一定结算方式和商品交接方式相联系。按照
以上收入确认的4 个条件,人们总结出一些与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相联系的商品
销售收入确认的一般性规则。
不同销售方式下收入的具体确认:
1)在现销方式下,若货款已经收到发票账单和提货单已经交给购买方,
则不论产品、商品是否发出,均应确认收入。
2)在预收货款销售方式下,应在产品、商品发出后,确认收入。
3)在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方式下,以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后,确认
收入。
4)在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结算方式下,应以产品、商品已经发出并已将
发票账单等送交银行,办妥托收手续后,确认收入。
5)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应按分期付款销售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
会计学-学习笔记八
收入。
2.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四)营业收入的会计处理
1.主营业务收入及成本的结转
主营业务收入和相关成本,随着采用的销售方式不同,其会计处理有一定的
差别。
2.营业收入的抵减项目
营业收入的抵减项目是指企业在销售业务中,发生的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等
情况。
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
[1]某工业企业过去发货时,产品规格有误,经协商同意接受该批产品的
退货。这批产品共计10 件,每件销价1 000 _______,增值税率按17%计算,本月同
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是每件700 元,开出转账支票支付退货款。
1)冲销销售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700
货:银行存款 11 700
退回产品应冲销的“销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2)按本月同种产品成本冲减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7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7 000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会计处理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应负担的税金以及附加费。 主要包
括:消费税、资源税、城市建设税、教育附加费。
会计学-学习笔记八
4.其他业务收支的会计处理
其他业务:技术转让;销售材料;资产出租;运输劳务。
二、利润
(一)利润的概念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财务成果。
企业的利润主要由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三个基本部分组
成。
(二)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它又分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两个
部分。具体来讲,营业利润等于主营业务利润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再减去有关的
期间费用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即: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
主营业务利润又叫基本业务利润(工业企业称为产品销售利润)。
用公式表示即: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又称附营业务利润。用公式表示即: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三)营业外收支
营业外收支,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入和支出。
包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1.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没收入、
出售无形资产的净额等。
会计学-学习笔记八
2.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
产损失、非常损失、罚没支出、捐赠支出等。
(四)利润总额与净利润确定
1.利润总额又称账面利润或会计利润,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
2.净利润确定,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所得税是根据企业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上缴的一种税金。应纳税所得额是
在企业会计利润基础上调整确定的。用公式表示: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三、利润分配
会计学-学习笔记八
(一)利润分配的内容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
2.提取法定盈余公益金
3.给投资者分配股利或利润
(二)企业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
(三)未分配利润会计处理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税后利润(净利润)扣除提取的盈余公积、分配给投资者
的利润后的余额。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结存利润。
[1]某企业××年实现的净利润80 000 元,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
5%提取法定公益金,确定分配给普通股投资者现金股利50 000 元。根据上述业
务,可做会计分录如下:
会计学-学习笔记八
(1) 结转全年实现的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 8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0000
(2)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80000×10%8000(元)
提取法定公益金=80000×5%4000(元)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8000
——提取法定公益金 4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8000
——法定公益金 4000
(3) 确定分配给投资者现金股利
借: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利 50000
贷:应付股利 50000
(4) 结转利润分配账中的有关明细余额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200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8000
——提取法定公益金 4000
——应付普通股股利 50000
(四)用利润亏损弥补的会计处理__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