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文题目:对青少年犯罪的分析及预防体系构建的实践报告
专业:法学
论文字符数(不计空格)10390
内 容 摘 要
(中心思想)针对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和动机及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预防体系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深入的社会实践
(实践情况及问题)家庭缺陷及不良家庭教育对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产生直接的影响;学校教育思路偏差,重成绩轻德育,对差生放任自流,缺乏同家长沟通联络,导致学生流向
社会,缺乏监督,把学生推向了犯罪的边缘;社会的“污染” 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社会就业机会不足,也是导致青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
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青年人就业难的问题就更加突出。对于文化知识不足且无一技之长的青年,就很难找到工作。他们整天聚在一起无所事事,就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
国缺乏专门的青少年维权机构,青少年的权利得不到很好的保护;防止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体系工程未形成链接,社区的职责没有充分得到发挥。
(实践结论)青少年正处于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转化过渡时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他们的教育除了细致耐心,循序渐近外,重在掌握其生理及心理特点,对症下药。减少和
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需要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预防体系。家庭、学校、社会形成一个庞大的“防护林工程”,为其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构建预防体系 家庭 学校 社会
目 录
一、青少年犯罪的具体特点分析 1
(一)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特点 2
(二)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点 2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动机 2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2
1.内部原因 2
2.外部原因 3
(二)青少年犯罪的动机 4
三、构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体系 5
(一)构建“家庭和谐”体系 5
(二)构建“学校教育”体系 5
(三)构建“社会关爱”体系 7
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1.警惕:少年黑势力犯罪.中国教育报,2001年6月3日,第2版.
2.参见周长庚“新世纪预防青少年犯罪战略构想”《青少年犯罪研究》2001年第1期.
3.傅孙满“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及对策思考” 中国监狱信息网,2004-11-17.
4.廖纪源:青少年犯罪心理学分析 法律图书馆,2004-6-7.
5.张爱梅:青少年犯罪心理与教育初探.中国监狱信息网,2005-2-21.
6.夏学銮:青少年心理健康与问题面面观.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6期.
7.宋晓明:犯罪心理学.人民公安出版社,2005年4月8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9.钟其璧:试论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互联网.
10.周振想:青少年犯罪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6月北京第1版.
11.康惠农、王汉林:青少年犯罪预防、控制问题研究.青少年犯罪研究.
12.郑友军:试论青少年犯罪的家庭预防机制.检查日报,2004年3月5日.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