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教育评价》模拟自测题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 1、教育价值:所谓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 2、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在系统而科学地收集和运用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3、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又称即时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以便能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用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活动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评价。 4、相对评价:相对评价又称常模参照评价,是指在一个团体内,以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 5、个体内差异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指以评价对象的某一状况作为评价标准而实施的评价。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 1.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 的过程。(价值判断) 2.根据评价参照的标准,可以将教育评价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 。(个体内差异评价) 3.如果说教育的社会价值表现为一种外在价值,那么教育的 是一种内在价值。(个人价值) 4.首次提出并正式使用“教育评价”这一概念的是 。(泰勒) 5.美国进步教育协会自1933年至1940年在7所大学和30多所中学进行实验研究,以解决学校与社会、学习与生活相分离的问题,史称 。(八年研究) 6.学生评价的主要内容可分为 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基础性发展目标) 7.学习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是指测验一个人获得新知识或新技能的 。(潜力或可能性) 8.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出评价,最好使用 。(过程性评价) 9.教师评价可分为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课堂教学评价以及教学绩效评价。(教师素质评价) 10.现代教师评价中发展性教师评价是对 的反思与超越。(奖惩性教师评价) 三、单选题(每小题2分)(红色标记为答案) 1. B 把教育评价定义为“收集和使用信息以对某个教育项目进行决策”。 A泰勒 B克龙巴赫 C毕比 D美国教育评价标准联合委员会 2.教育评价应该以C 为基础。 A价值判断 B分数 C事实判断 D调查 3.根据评价的作用和功能,可以将教育评价分为 A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A诊断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相对性评价 D质性评价 4.在 B 中,评价标准是固定的,是由目标所决定的绝对标准,评价对象只与标准相比较,相互之间不进行比较。 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量化评价 D质性评价 5.与传统的教育评价强调经过选拔而进行淘汰相比,现代教育评价更注重通过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和找出对策,使教育活动得到改进,这是评价的 D 功能。 A鉴定—选拔功能 B反馈—调节功能 C导向—激励功能 D诊断—改进功能 6.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存在 C 。 A判断主体 B判断客体 C人的需要 D真实性 7.美国评价专家古巴(Guba,E. G.)(亦译为“枯巴”)和林肯(Lincoln,Y. S.)将教育评价的发展过程分为 B 个时期。 A三 B四 C五 D六 8.教育评价中的“目标模式”(ObjectMode),有时也称为 D 。 A“CIPP模式” B“建构模式” C“史密斯模式” D“泰勒模式” 9.我国古代建立的 D 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和合理性的一种评价制度。 A察举制 B选士制 C经验考核制 D科举制度 10.对评价活动本身进行的评价,就是 B 。 A回归运算 B元评价 C检验 D前评价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 1.如何理解教育评价的内涵? 答: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在系统而科学地收集和运用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对其内涵的理解是:(1)教育评价是为教育而进行的评价,最终是为了实现教育的发展; (2)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保证教育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最终促进人的发展; (3)“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核心; (4)价值判断必须以一定的事实为依据。 2.教育评价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1)根据评价的方法可将教育评价分为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这是很常见的两种评价类型; (2)根据评价的作用和功能,可以将教育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3)根据评价参照的标准,可以将教育评价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3.教育评价有哪些功能? 答:(1)鉴定—选拔功能;(2)导向—激励功能;(3)诊断—改进功能;(4)反馈—调节功能。 4.西方教育评价发展的“判断阶段”主要有什么特点? 答:(1)它将评价视为价值判断的过程; (2)它明确提出评价为决策服务的新思想;(3)它强调过程评价; (4)它追求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5)它正式提出了形成性评价和非正式评价的思想。 5.建构性评价的基本理论构想是什么? 答:(1)评价描述的是共同的心理建构; (2)评价中存在着多元的价值判断; (3)评价对象参与评价对评价结果有重大影响; (4)评价要重视评价结果的推广与使用; (5)评价中要重视对个人的尊重; (6)评价结果表现为案例报告。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 1.如何在学校教育活动过程中正确发挥教育评价的鉴定—选拔功能? 答:教育评价的鉴定功能,是指通过评价活动认定评价对象是否合格或达到某种程度或水平。 通过评价,可以在鉴定水平的基础上,对符合某种标准要求的评价对象进行筛选,对不符合的进行淘汰,这是教育评价的选拔功能。 鉴定—选拔功能是教育评价最基本的功能,在评价过程中: 第一,避免滥用鉴定的方法。对教育评价对象进行优劣的评定和达成水平的鉴定,尽管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若经常使用鉴定的常用方法——考试进行选拔的话,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要避免过于频繁地实施各种各样的考试。 第二,选拔的目的不是为了淘汰,而是为了发展。在通过考试或其他方式进行鉴定、选拔时,往往会过分强调以固定标准进行现阶段水平的鉴定,而忽略评价对象发展的可能性。教育评价最终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而不是通过选拔进行淘汰。因此,不能将选拔作为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来发挥,要重在发展,重视教育目的的达成。 第三,保持适度的竞争。发挥教育评价的选拔功能,就不可回避比较,有比较就有竞争。适度的竞争有利于人的发展,但过度的竞争对人的身心发展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要通过评价创设适宜的竞争环境,让每个人在适度的竞争中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 2.论述西方教育评价发展的“建构阶段”主要有什么特点? 答:建构阶段侧重于“建构”,建构也是一种理解,强调相互理解。时间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此阶段相当于古巴和林肯所说的第四代评价时期,它认为教育评价在本质上就是“建构”(construction)。 其主要特点是: (1)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与评价有关的各方通过“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建构阶段”。 (2)评价受多元主义价值观的支配。 (3)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控制过程。评价对象是评价的参与者,也是评价的主体之一。 (4)强调质性方法的运用,使评价不再局限于客观量化的方法。 (5)评价具有较强的哲学理论基础。它大量运用了当代哲学中的最新理念,如诠释学的“辩证循环”、后现代主义的“对话”以及人类学、人种学的“质性”方法。 (6)建构性评价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与特征。它充分反映了当前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气息和人文关怀,将所有利益相关方都视为评价的主体,而且认为评价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