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9 00: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教师教育》练习测试题库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
1.教师教育
2.教育理念
3.教师反思能力
4.职业声望
5.教师道德
6.教师德性
7.宽容
8.教师良心
9.教师责任
10.教师公正
11.职业
12.专业
13.半专业
14.教师专业化
15.教学技能
16.教师专业理想
17.教师专业情操
18.教师专业性向
19.教师专业自我
20.校本培训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影响我国师范教育兴起的因素?
2.我国师范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3.影响职业声望的因素?
4.提高教师职业声望的关键性措施?
5.“生存型”教师的认识及其相应表现?
6.“享受性”教师的认识及其相应表现?
7.“发展型”教师的认识及其相应表现?
8.教师劳动过程中人际关系的特点?
9.教师德性的具体表现?
10.教师德性的价值?
11.校本培训的内涵及其特征?
12.教师良好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有哪些?
14.教师教育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全程规划?
15.我国教师教育的课程应如何进行调整与改革?
三、论述题(每题15分)
1.当代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
2.论述我国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具体思路。
3.我国的教师继续教育如何走向专业发展?
4.论述教师专业态度的内容及其意义。
5.教师职业日趋专业化的主要论据是什么?
6.论述教师道德与教师德性区别与联系。
7.校本培训的策略及其方式?
8.论述教师职业三种存在状况的区别与联系。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
1.结合案例分析处在“享受型”状态下教师的认识以及表现。
案例:学生喜欢的教师
教室正在上生物课。   
    教师刚想讲课,跳出一只绿色的东西。   
    “青蛙,这是列沙带来的吧?”   
    “是我带来的。”列沙笑着承认了。   
    “你看,欢蹦乱跳的,从哪儿弄的?”   
    “爸爸从挪威带回来的。”   
“你爸爸出门回来了?带回的青蛙多吗?”   
“就这一只。”列沙不笑了,他觉得不自在起来,因为耽误上课了,他后悔不该这样淘气,去它的吧,这青蛙!   
“我说,你能把这青蛙借我用用吗?我现在正在七年级讲两栖动物。我想借去给他们看看。行吗?”   
“好的。”列沙高兴地同意了。   
    “那你快放好了.别让人踩坏 。”   
    学生们又安静下来,他们在等候老师讲解剖学,忽然听见有咀
嚼声。
   “有人在吃东西吧。”老师断定:这是卡沙特金。
一个小胖子站了起来,他有滋有昧地嚼着。     
   “又是什么糖吧?”   
   “香肠。”小胖子差点噎着。      
   “你别急.不然会噎坏的.你慢慢嚼,我们等你。”等了一会儿又问,“都咽了吗?好,你讲讲,现在你的口腔、胃、肠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和香肠有什么关系?”小胖子莫名其妙。他没有料到自己会上圈套。   
    “我们不是刚剐讲完消化系统吗7别耽误时间.大家都在听你讲呢 。”  
措手不及的小胖子只好乖乖回答。    :
   “他答得对吗,”老师习惯地问,  “还有什么补充和纠正吗?”   
   没有人补充,也没有人纠正。老师记了个五分。只字不提香肠、耽误课、破坏纪律的事。既然善对了,就给好分数。老师还很高兴,因为学生是毫无准备的。   
   课继续上下去,过回就开快车了。学生们瞪着大眼,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解剖学本来干巴巴的,老师却讲得津津有味。   
    下课了,学生们把老师团团围住。打听什么书里有她刚才讲到的学者的事迹。
2.结合案例分析处在“发展型”状态下教师的认识以及表现。
案例:在“玩”中与学生一起探索
我发现自己还像个孩子,至少还像个孩子似地好奇、好玩,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希望和孩子们相通。    I
     常常教什么内容,让孩子们学什么内容,自己也同样兴致勃勃地玩什么内容。不仅课前,而且课后也玩个没完;不仅跟学习有关的,而且还节外生枝,玩衍生出来的内容。一轮《肥皂泡》教下来,我就玩出了“新水平”,能把肥皂泡吹得比篮球还大,让它在教室上空晃荡,那高兴劲,那情景,整个课堂都会沸腾,谁不想试一试呢?于是课内的、课外的研究兴致勃勃地、主动地开始了。
     去捉蚂蚁.常会忍不住跟蚂蚁玩起来。有一次引来一帮看客.把我错认为是蚂蚁专家,七嘴八舌地最后问得我招架不住狼狈而逃。玩蚂蚁的花样我可以说是够多的了。一天.忽然想到测蚂蚁的速度,便借来一只跑表,让蚂蚁在米尺上爬。那家伙半途折来折去地破坏了我的计划;让蚂蚁在线上爬,爬了几步就掉下来了;让蚂蚁在一根细长玻璃管里爬,它居然爬到中间就停下来休息了。气得我用嘴一吹.竟像炮弹似的飞得无影无踪了。后来我又用酒精灯烘烤玻璃管,设想蚂蚁会向冷的一端爬,准知这热锅上的蚂蚁果真会团团转,嗤的一声完蛋了。最后“成型”的花样便是让蚂蚁在纸上自由爬,后来就用在《昆虫》录像课上。我的一些课常会玩出一些意外的新花样来,那大抵就是自己的好玩玩出来的。尽管我经常忙得不可开交,可我仍醉心于“玩”,容忍自己的“玩”,道理很简单,希望孩子们去鼓捣,去探究,去发现,教师自己能不下水、不鼓捣、不研究一番吗?   
该子们知道我喜欢“玩”.也就常来和我玩。在他们的文章里,常把我描写成一个“大孩子”,而我的办公室则比喻成“防空洞”,有时班主任前来“空袭”,我的确也常替他们打掩护。我常收到各种各样的“礼物”,这两年里就有两只小猫,三只小兔,七只小白鼠,两只刺猬,一只乌龟,一只豚鼠,还有死的鸟,臭的鱼,希奇古怪的虫.漂亮的标本,普通的石子。不过那些小动物在我这儿也待不了多久,不几日.它们就被欢天喜地的新主人带走,许多学生的家里有自己的生物角。所以,我的办公室又是动物收容所和转运站。   
     有时候我也逗逗孩子们。一次给二年级上课,我在头发上、衣服上沾满苍耳和鬼针草走进教室,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然后让他们摘下来认认是些什么东西,研究研究它们是怎么沾在衣服上的。到最后.每个人都沾着种子离开实验室。后来在野外,更是沾得满头、满身都是。每年的养蚕、搜集岩石、矿物标本、金属标本等活动还会刮起全校性的风。
我在不断逼迫自己走一条要求更高、更艰难的道路的同时,逐渐地享受到了自然教学中的自由.尽管还只是小小一点自由(比如仅仅是比较有把握地上好课),但是想到自己正在接近自由王国,正在日趋成熟,我是很兴奋的。
我时时强烈地感受到时代、国家、民族赋予我们这一代人,赋予我们这一代自然教师的责任,时时强烈地感受到“开除球籍”的压力,一种紧迫感、一种焦虑和责任驱赶着我的永不停止的奋进和追求。
3.结合案例分析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质?
案例:我教“6”的减法
      (创设情境,引发情感)课前,我在黑板上画好一幅美丽的春景画(先遮上),让学生们按组分别扮成小鸡、小兔、小狗、小猫、小羊、小候等六种小动物。上课开始,我说:“(这时露出黑板上的图景)今天我们到野外去玩好吗?孩子们高兴极了,齐声说“好!”。我弹起琴来,让他们随着欢快的乐曲做着种种动作来到“野外”(当然只是在座位上模拟)。看到五颜六色的“野花”,绿油油的“小草”,他们更是乐得合不拢嘴。这种情绪,为下一步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猜题复习,激发兴趣)“猜”,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抛开“我们先复习一下得数是6的加法”的套话,很神秘地说:“老师这里有一个得数是6的算式,你们猜是几加几?”孩子们开始一愣,接着一个个小脑袋歪起来了。1+52+43+3…得数是6的算式接连出来了。
    (游戏铺路,自己学会)新课讲授开始,我说:“中午到了小动物们都饿了吧?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我把“装有”桃子、青草、骨头小鱼、麦穗、萝卜等食物的“花篮”贴上黑板时,“小动物”们高兴得拍起手来。“先不忙吃,看谁先数出第一篮食物的个数。”这个要求刚一出口,教室里立刻活跃起来,孩子们一个个瞪大眼睛,认真点数,都想第一个数出来。“这篮食物的个数是几呀?”“6”——孩子们异口同声。我在这个“花篮”的下面板书“6”。接着说“其他篮里食物数量和第一篮同样多,请几位小动物’把个数分别写到各篮的下面。”于是各篮下面都出现了数字“6”。接下去是“吃午餐”。我让“小动
物”按指定的数目取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再让他们把取食情况叙述出来,于是,花篮下面便出现了61=56 2=46-3=36个算式。
    吃完午餐,紧接着以“猜拳”的游戏进行算理分析。每人按老师的要求拿上6个豆豆,分别握在两只手中。然后同桌一边说“两个好朋友,猜拳数豆豆。张开这只手,请猜那只手”的儿歌,边从分解组成加、减等各个角度进行推理分析。于是,教室里异常活跃——“因为42组成6,这只手是4,所以那只手是2。”“因为3+3=6.这只手是3,所以那只手一定是3。”  
最后以接力赛的游戏巩固练习。一种“动物”一组题,每人一道,相继到黑板上去做(老师把事先出好题的小黑板挂起来),做得又对又快的组为优胜组,发给红花奖。通过“吃午餐”、“猜拳”、“接力赛”三个游戏,学生们把6的减法从实物分解到算理分析再到巩固练习,非常轻松愉快地学完了,正确率达到100%。
4.结合案例分析我国的校本培训主要采用哪些方式?
案例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工作的环境。因此,以学校为基地的校本培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领导应该从本校教师队伍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内部的教育资源开展校本培训。
    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学校的教师群体,有四个特点:第一,从年龄结构看,该校教师群体的年龄跨度较大,从20岁到65岁,问距45岁,并且老年和青年教师居多,中年教师偏少;第二,从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的结构看,学校除了拥有一大批高级、中级职称的教师外,也有不少参加工作不久的初级职称教师;第三,从学历程度看,这个群体的教师,都达到了太学本科的学历,近几年引进
的教师中还有一些取得了硕士或博士学位;第四,从教师专业特长看,每个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教学专长带有明显的个体色彩。这样一些特点形成了学校师资队伍内在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恰恰是校本培训中可以开发、利用的一种教育资源。但是,教师之间的差异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变数,有别于自然资源,何况它也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量值。所以,开发和利用这种教育资源越及时、越充分,获得的培训效能就会越大。
    基于这样的认识,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学校.把校内教师的差异开发为校本培训的教育资源,组织了多种样式的培训活动。

《教师教育》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zip

15.42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积分: 贡献 1

售价: 12 金币  [记录]  [购买]

答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