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院作业 发表于 2017-12-7 20:40:53

[青海电大]17秋随学随考地域文化(专科)作业2题目

地域文化(专科)作业2

一、单选题:
1. 青海汉族民间文艺从形式分,大致可分为唱、(      )、说三个系列。          (满分:)
    A弹
    B诵
    C歌
    D对白
2. 受宗教文化的影响,藏族不捕杀野生动物,保护水资源,保护森林和草原资源,具有很强的(      )传统,对于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满分:)
    A生态文化
    B游牧文化
    C农耕文化
    D商业文化
3. 青海生态文化具有()特点,各民族的生态文化始终保持其原始纯真的风貌,没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更而受到污染和扭曲。          (满分:)
    A适应性
    B实用性
    C淳朴性
    D原始性
4. 撒拉族信仰(   )。          (满分:)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5. 青海(   )名省建设,离不开青海各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满分:)
    A经济
    B文化
    C政治
    D教育
6. 从(      )“七彩袖”中,可以看到这个民族对美孜孜不倦的追求。          (满分:)
    A藏族
    B撒拉族
    C土族
    D蒙古族
7. 青海地区(      )构成的多样化,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行为观点。          (满分:)
    A经济
    B民族
    C地区
    D社会
8. 青海各民族在饮食上,不但追求美味和美观,而且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在食品中,体现了美学的文化意蕴。典型代表美学意蕴的食品有(   )          (满分:)
    A汉族的中秋月饼
    B羊肉面片
    C拉面
    D锅盔
9. (   )时,湟源为西部民族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镇,英、法、美、俄等国的商人在此设立洋行,商贸四通八达。          (满分:)
    A东汉
    B隋朝
    C唐宋
    D明清
10.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集采风、创作、论坛、朗诵于一体,中西合璧,已成功跻身为世界(    )大诗歌节之一,为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与活力。          (满分:)
    A六
    B七
    C八
    D九
11. () 水色十分清澈,每当晴空万里日,天上云彩,周围山岭,倒映水中,清晰可见,因此被称为“蓝色的长湖”。          (满分:)
    A鄂陵湖
    B扎陵湖
    C青海湖
    D星宿海
12. 青海汉族文化体系是以(      )文化为基础形成的儒、释、道,杂揉,各取所需的文化局面。          (满分:)
    A道家
    B儒家伦理
    C佛教
    D宗教
13.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天上,就是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 800米的各姿各雅山所在地。顺着这里的山沟有五股泉水涌动而出,这些流水汇合成一条小河,这就是黄河正源()。          (满分:)
    A卡日曲
    B古宗列曲
    C玛曲
    D扎曲
14. (      )服饰在颜色的选择上,崇尚白、黑、蓝、灰而厌恶黄、红等色。所以,长期以来在服装色彩上给人以单一、沉闷的感觉。          (满分:)
    A藏族
    B回族
    C撒拉族
    D土族
15. 青海是(      )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          (满分:)
    A澜沧江流域
    B长江流域
    C三江源
    D黄河流域
16. 河湟文化主要指()黄河、湟水谷地农业区的地域文化。          (满分:)
    A青海东部
    B青海南部
    C青海西部
    D青海北部
17. 土族过端午节有家家户户()的习俗,因为土族先民认为这是人神交流的一种方式,缓解了人们祈求春雨润物的渴望之情。          (满分:)
    A包粽子
    B插柳
    C登高
    D祭祀
18. 青海是唐蕃古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满分:)
    A南线
    B北线
    C西线
    D西北线
19. 青海的千百户制度大规模的设立时间是在(      )。          (满分:)
    A明代
    B元代
    C清代
    D唐代
20. 2011年10月          (满分:)
    A六
    B七
    C八
    D九
21. 历史上青海河湟地区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疆域,并由中央王朝对该地区行使有效管辖开始于(      )时护羌校尉与金城属国的设置。          (满分:)
    A东汉
    B西汉
    C魏晋
    D秦代
22. 在西宁贤孝中,长篇作品叫作()。          (满分:)
    A白板
    B大传
    C小段儿
    D后岔
23. 在苯教生态教义影响下,藏族形成了人与自然界共生共存,自然、社会、()三位一体的价值观念。          (满分:)
    A神灵
    B动物
    C植物
    D人类
24. 服装多以皮料为主。款式主要有长皮袍,蒙古语称之为“德五里”,除袖口呈(   )外,其他式样与藏袍基本相同。          (满分:)
    A牛头形
    B马蹄形
    C七彩形
    D五色形
25. 《库咕笳》是流行于青海互助和青海民和( )中的情歌。          (满分:)
    A土族
    B撒拉族
    C藏族
    D回族
26. 青海各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宗教节日和民族节日,如(   )          (满分:)
    A赛马节
    B古尔邦节
    C开斋节
    D那达慕大会
    E雪顿节
27. 湟源素有“环海商都”“小北京”之称,明清时为西部民族贸易和文化交流重镇,(    )等国的商人在此设立洋行,商贸通达四海。          (满分:)
    A英
    B法
    C美
    D俄
28. 青海的地名词汇,既有汉语地名,也有()地名。          (满分:)
    A藏语
    B阿拉伯语
    C蒙古语
    D波斯语
    E撒拉语
29. 青海眉户戏以演三小戏著称,角色以()为主。。          (满分:)
    A青
    B小
    C老生
    D小
    E小丑
30.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长期历史演进过程中,(   )等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显示了自己的辉煌。          (满分:)
    A羌戎文化
    B吐蕃文化
    C鲜卑文化
    D汉族文化
    E以上均不对
31. 青海的萨迦派寺院现在只保留在玉树地区,著名的寺院有(   )。          (满分:)
    A结古寺
    B尕藏寺
    C宗达寺
    D佑宁寺
32. 从资源总量上看          (满分:)
    A历史遗产类
    B现代人文类
    C气候生物类
    D水文类
    E地文类
33. 土族情歌历史久远,有著名的()等。          (满分:)
    A《阿日洛
    B《皇上阿吾尼
    C《巴西古溜溜
    D《艳姑居固毛
    E《库咕笳》
34. (   )的传教方式,主要是利用开办医院、诊所,为给人们看病的机会,宣传教义。          (满分:)
    A佛教
    B天主教
    C基督教
    D道教
35. 青海史前文化丰富,其中(   )是青海特有文化。          (满分:)
    A宗日文化
    B马家窑文化
    C卡约文化
    D辛店文
    E诺木洪文化
36. 甘青一代自唐朝以来是茶马互市的主要市场。(    )          (满分:)

37. “两弹一星”精神、青藏高原精神、柴达木精神及玉树抗震救灾精神都是在青海产生的。()          (满分:)

38. 4世纪初,辽东鲜卑慕容部吐谷浑人建立地方政权,吸取中原封建王朝的统治经验和汉族文化,创造了特有的文化。(    )          (满分:)

39. 藏传佛教对回族共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对穆斯林民族行为和道德上的规范,对礼仪、礼俗、节日、生活习惯的影响,都发生着全面的核心作用。(    )          (满分:)

40. 撒拉族于每年农历七月至九月举行“纳顿节”,庆祝丰收、酬谢神灵,期间上演面具舞——《庄稼其》。(   )          (满分:)

41. 青海方言中存在一些古语词和从少数民族语言中的借来之词。(    )          (满分:)

42.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了里氏7.1级强烈地震          (满分:)

43. 生活在青海东部农业区的部分藏族也有丢弃了自己的母语而使用别的民族语言的,他们就是青海人中的“嘉西番”。()          (满分:)

44. 自元代撒拉人先民迁徙循化后,经过不断补充和吸收新的成员,到明代中叶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          (满分:)

45. 文化品牌是一个地区文化形象的集中体现,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    )          (满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海电大]17秋随学随考地域文化(专科)作业2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