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福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21道,总分:42分】
1.学生心理健康有两个维度:一是现实适应良好,二是( )。 (满分:2)
A. 情绪情感的良好调 B. 正确的自我意识
C. 远大理想的确立 D. 未来发展的潜力
2.作为学校,在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其内容包括:( ) (满分:2)
A.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B. 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
C. 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治疗
D. 对家庭成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从心理素质结构的层面来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有:( )。 (满分:2)
A. 认知、情感、意志、品德
B. 认知、情感、意志、行为
C. 认知、情感、意志、个性
D. 认知、情感、意志、记忆
4.( )是指促进学习活动的一些外显 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如画线、做笔记、写提要、学习计划与时间管理等。 (满分:2)
A. 认知策略
B. 元认知学习策略
C. 支持性学习策略
D. 精细加工策略
5.社交辅导,又称( )。 (满分:2)
A. 人际交往教育
B. 交往培训
C. 人际关系学
D. 社交教育
6.( )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他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 (满分:2)
A. 个性
B. 气质
C. 性格
D. 智力
7.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由( )课程和融合型课程综合而成 (满分:2)
A. 隐性课程
B. 选修课程
C. 独立型课程
D. 必修课程
8.已知有一项关于学生的注意、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心理测验,则这项测验属于:( ) (满分:2)
A. 智力测验
B. 个性测验
C. 气质测验
D. 性格测验
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 ) (满分:2)
A. 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B. 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C. 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D. 以上皆是
10.2002年,教育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所下发的文件是( )。 (满分:2)
A.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B.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C.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D.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1.( )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瓶颈”。 (满分:2)
A. 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
B. 校内各部门的紧密配合
C. 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的缺乏
D. 理论研究滞后
12.学生心理健康有两个维度:一是现实适应良好,二是( )。 (满分:2)
A. 情绪情感的良好调控
B. 正确的自我意识
C. 远大理想的确立
D. 未来发展的潜力
13.合理选择职业应做到( )。 (满分:2)
A. 了解自己、职业和社会
B. 了解专业和职业的关系
C. 了解自己跟职业的关系
D. 了解社会的需求
14.勒温提出的三类领导方式包括民主型、专制型与( )领导方式 (满分:2)
A. 权威型
B. 放任型
C. 训导型
D. 恐吓型
15.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活动,体现的一种功能是( )。 (满分:2)
A. 全面性
B. 集体性
C. 大教育
D. 建设性
16.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模式应该是:( )。 (满分:2)
A. 主要是家长会、家访、家长来访
B. 家校共同研究
C. 家校共同探索
D. 除常规的联系方式外,家校应共同研究、共同探索
17.2002年,教育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所下发的文件是( )。 (满分:2)
A.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B.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C.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D.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8.( )是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重要的构成部分。 (满分:2)
A. 校园的物质文化
B. 校园的精神文化
C. 校园的文化活动
D. 校园的舆论环境
1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确定首先要注意( )与防治性目标的统一 (满分:2)
A. 发展性目标
B. 基本目标
C. 基础目标
D. 终极目标
20.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正确的认识是( ) (满分:2)
A.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
B.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
C.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唱一和”的关系
D.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家长为主体而进行
21.已知有一项关于学生的注意、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心理测验,则这项测验属于( ) (满分:2)
A. 智力测验
B. 个性测验
C. 气质测验
D. 性格测验
二、多选题:【19道,总分:38分】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贯彻主体性原则 ,必须做到( ) (满分:2)
A. 要以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要出发,把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B. 平等对待学生,创造条件,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接受教育的机会
C. 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维护学生的尊严
D. 尊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替代学生解决一切事情
2.生涯辅导具有下列特性( ) (满分:2)
A. 发展性
B. 广泛性
C. 科学性
D. 综合性
3.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有( ) (满分:2)
A. 发展迅速,但地区差别大
B. 理论研究不尽人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尚未定型
C. 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
D. 形式多样,但缺乏规范
E. 专业人员匮乏
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做到科学、合理的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 (满分:2)
A.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次级目标” 或称为 “副目标”、“辅目标”
B. 符合学科及其教材的内在规定性
C. 目标设定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状况,具有客观针对性
D. 目标设定应尽量避免过于“线性化”
5.具体而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作用有( ) (满分:2)
A. 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B.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C. 形成学生良好人格
D. 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6.当前中小学生主要心理问题有( ) (满分:2)
A. 学习困难
B. 人际关系障碍
C. 自我意识偏颇
D. 行为障碍
7.良好的心理状态具有( )标志。 (满分:2)
A. 不生病
B. 平衡
C. 有序
D. 和谐
8.21世纪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 (满分:2)
A.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化
B.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
C.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代化
D.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齐全化
9.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 (满分:2)
A. 情境 ── 体验式教学模式
B. “问题 ── 体验 ── 认知式”教学模式
C. “体验——问题——认知式”教学模式
D. 自主型活动目标模式
10.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 ) (满分:2)
A. 认同教师角色,悦纳教师职业
B. 具有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C. 对教育环境的良好适应和改造
D. 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11.根据行为障碍的不同表现方式,将其分类如下( ) (满分:2)
A. 不良动作习惯
B. 退缩性行为
C. 攻击性行为
D. 特殊行为问题
12.根据行为障碍的不同表现方式,将其分类如下( ) (满分:2)
A. 不良动作习惯
B. 退缩性行为
C. 攻击性行为
D. 特殊行为问题
13.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具备现实适应的良好和未来发展的潜力两个维度。具体而言,应该表现在以下( )方面。 (满分:2)
A. 智力正常
B. 保持良好的情绪
C. 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标准
D. 意志标准
E. 行为反应协调
14.目前人们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 (满分:2)
A. 科学化
B. 德育化
C. 医学化
D. 学科化
15.传统的健康观经历了( )阶段。 (满分:2)
A. 神赋说
B. 失衡说
C. 生物观
D. 心理观
16.学校开设专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可行性有( ) (满分:2)
A.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提供了“ 空间”
B. 实践表明,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类课程,学生对此有很高的认同度
C.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师资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D.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
17.教师职业角色特点有( ) (满分:2)
A. 教师角色责任的弥散性
B. 教师角色期望的严格性
C. 教师角色的易混性
D. 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18.以下属于行为治疗技术的有( )。 (满分:2)
A. 系统脱敏
B. 自由联想
C. 自我管理
D. “以人为中心”疗法
E. 厌恶疗法
19.家长在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倾向有( ) (满分:2)
A. 依赖心理
B. 应付心理
C. 合作心理
D. 目标心理
三、判断题:【10道,总分:20分】
1.精神分析理论特别是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是用一种动力说的观点来看待人的本质,即认为在个体的人格内部存在着能量转换和交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人本取向的教学模式设计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传统教育强调的三个中心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心理测验结果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心理状况,结果是绝对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人本取向的教学模式设计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分析诊断阶段主要任务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双方 ,在心理分析 和诊断的基础上,共同协商和制定心理咨询与辅导的目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看,两者存在着诸多共同的因素,所以说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互相取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智力发展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是智力发展的标志之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自我意识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交往意识、交往技能、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和社交障碍五个方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健康就是指不生病。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21道,总分:42分】
1.作为学校,在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其内容包括:( ) (满分:2)
A.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B. 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
C. 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治疗
D. 对家庭成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为( )。 (满分:2)
A. 问题学生
B. 品德不良的学生
C. 正常的学
D. 学习困难的学生
3.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由( )课程和融合型课程综合而成 (满分:2)
A. 隐性课程
B. 选修课程
C. 独立型课程
D. 必修课程
4.( )是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重要的构成部分。 (满分:2)
A. 校园的物质文化
B. 校园的精神文化
C. 校园的文化活动
D. 校园的舆论环境
5.( )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和维持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非认知因素。 (满分:2)
A. 学习目标
B. 学习动机
C. 学习热情
D. 学习策略
6.2002年,教育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所下发的文件是( )。 (满分:2)
A.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B.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C.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D.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7.( )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瓶颈”。 (满分:2)
A. 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
B. 校内各部门的紧密配合
C. 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的缺乏
D. 理论研究滞后
8.( )通过采用心理量表 ,通过干预前测和后测 ,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作出评估 (满分:2)
A. 调查法
B. 观察法
C. 测验法
D. 问卷法
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内容中,不属于学生自然情况的是( ) (满分:2)
A. 学生个人情况
B. 学生学习成绩
C. 学生的既往史
D. 学生的自我评定
10.对学校而言,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不包含( ) (满分:2)
A. 教育──在家长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B. 代替──家长解决不了的问题,学校应出面解决
C. 引导──邀请家长观摩、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D. 辅导──开展家长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
11.已知有一项关于学生的注意、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心理测验,则这项测验属于:( ) (满分:2)
A. 智力测验
B. 个性测验
C. 气质测验
D. 性格测验
12.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 )。 (满分:2)
A. 完善状态
B. 完整状态
C. 健全状态
D. 完美状态
13.( )是指促进学习活动的一些外显 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如画线、做笔记、写提要、学习计划与时间管理等。 (满分:2)
A. 认知策略
B. 元认知学习策略
C. 支持性学习策略
D. 精细加工策略
14.学生心理健康有两个维度:一是现实适应良好,二是( )。 (满分:2)
A. 情绪情感的良好调控
B. 正确的自我意识
C. 远大理想的确立
D. 未来发展的潜力
15.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特点( ) (满分:2)
A. 无生涯性
B. 强示范性
C. 合作性
D. 时空相对无限性
1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 ) (满分:2)
A. 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B. 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C. 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D. 以上皆是
17.以下属于会谈中正确的非言语行为的是( ) (满分:2)
A. 微笑示意
B. 始终直视对方
C. 语调平平
D. 面对面而坐
18.在咨询中,咨询者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理解和同情当事人的心情,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振,这称为( )。 (满分:2)
A. 理解
B. 尊重
C. 共情
D. 真诚
19.根据所含医学模式因素从多到少排列,以下正确的是( ) (满分:2)
A. 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
B. 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心理咨询
C. 心理治疗、心理辅导、心理咨询
D. 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辅导
20.下列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2)
A. 职业倦怠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
B. 职业倦怠源于个体对付出和回报之间显著不平衡的知觉
C. 职业倦怠受个体、组织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D. 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出的反应有:过于自信、高估自己、骄傲自满
2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满分:2)
A. 心理咨询
B. 心理辅导
C.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D. 全面渗透
二、多选题:【19道,总分:38分】
1.传统的健康观经历了( )阶段。 (满分:2)
A. 神赋说
B. 失衡说
C. 生物观
D. 心理观
2.行为主义的理论来源有( ) (满分:2)
A.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B.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C. 斯金纳的社会学习理论
D.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3.生涯辅导具有下列特性( ) (满分:2)
A. 发展性
B. 广泛性
C. 科学性
D. 综合性
4.贯彻教育性原则必须做到( ) (满分:2)
A. 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
B.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C.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
D. 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5.心理咨询与辅导中的会谈技术有( ) (满分:2)
A. 倾听的技术
B. 影响的技术
C. 非言语技术
D. 注视的技术
6.迄今为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主要有( )理论取向 (满分:2)
A. 行为取向
B. 认知取向
C. 人格取向
D. 人本取向
7.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作为主要实施者的家长,则应坚持以下原则( ) (满分:2)
A. 全面发展的原则
B. 权威与尊重并重的原则
C. 科学性和疏导性原则
D. 预防性和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8.当前中小学生主要心理问题有( ) (满分:2)
A. 学习困难
B. 人际关系障碍
C. 自我意识偏颇
D. 行为障碍
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贯彻主体性原则 ,必须做到( ) (满分:2)
A. 要以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要出发,把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B. 平等对待学生,创造条件,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接受教育的机会
C. 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维护学生的尊严
D. 尊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替代学生解决一切事情
10.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有:( )。 (满分:2)
A. 开发学生的智能
B.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C. 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D.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E. 使学生改善学习品质
1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受到( )的制约 (满分:2)
A.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B.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
C. 社会中其他人的态度
D. 当前形势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12.根据行为障碍的不同表现方式,将其分类如下( ) (满分:2)
A. 不良动作习惯
B. 退缩性行为
C. 攻击性行为
D. 特殊行为问题
13.非言语技术有( ) (满分:2)
A. 目光注视
B. 形体动作
C. 声音特征
D. 距离和角度
E. 沉默
14.学习困难的表现是( ) (满分:2)
A. 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阅读,表达,计算,写作,会话能力的缺陷
B. 自信心不足
C. 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D. 学习态度不端正
1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主要内容有( ) (满分:2)
A. 学生的自然情况
B. 学生的家庭情况
C. 学生各学期的学习成绩
D. 学生心理测验的基本情况
16.自我意识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 ) (满分:2)
A. 自我认识
B. 自我接受
C. 自我协调
D. 自我激励
E. 自我管理
17.目前人们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 (满分:2)
A. 科学化
B. 德育化
C. 医学化
D. 学科化
1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中级、高级功能分别对应的具体功能是( )。 (满分:2)
A. 预防心理疾病
B. 提高心理素质
C. 消除心理疾患
D. 进行职业辅导
19.以下属于行为治疗技术的有( )。 (满分:2)
A. 系统脱敏
B. 自由联想
C. 自我管理
D. “以人为中心”疗法
E. 厌恶疗法
三、判断题:【10道,总分:20分】
1.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又对健康的涵义作了重申:“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自我意识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交往意识、交往技能、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和社交障碍五个方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分析诊断阶段主要任务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双方 ,在心理分析 和诊断的基础上,共同协商和制定心理咨询与辅导的目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心理辅导的含义是指在良好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当事人进行帮助,以消除和缓解当事人的较严重心理问题和障碍 ,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恢复其心理健康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人的心理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所以我们应当以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人的心理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所以我们应当以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看,两者存在着诸多共同的因素,所以说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互相取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兴趣是人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焦虑,通常表现为情绪的衰竭,长期的精神不振或疲乏,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对学生淡漠等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人本取向的教学模式设计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