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发表于 2017-1-14 09:54:34

福师16秋《幼儿心理卫生与辅导》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幼儿心理卫生与辅导》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16世纪西班牙学者斐微斯不仅注意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对维护正常人心理健康的意义,而且还注意到(    )对精神失常者的康复意义。          (满分:2)
    A. 良好的人际交往
    B. 有规律的饮食
    C. 按时作息
    D. 对社会事务的参与
2.一般认为,导致儿童长期吮手指或啃指甲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患儿在哺乳期没得到及时哺乳,缺乏母爱;二,缺少同龄玩伴;三,(    )。          (满分:2)
    A. 爱好
    B. 遗传
    C. 模仿学习
    D. 饥饿
3.哪种不是导致个体心理应激的“紧张性刺激物”?(    )          (满分:2)
    A. 情绪性
    B. 躯体
    C. 文化性
    D. 社会性
4.心理卫生有两重含义:一重含义是,心理卫生是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另一重含义是(    )。          (满分:2)
    A. 人的心理没有疾病
    B. 增进人的心理健康
    C. 心情愉悦
    D. 心理正常
5.(    )指来访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有意无意地使辅导重心偏移。          (满分:2)
    A. 移情
    B. 阻抗
    C. 自由联想
    D. 释梦
6.心理健康状态需要正常的躯体、生理、生化等物质基础来保证。心理健康方面出现问题也是与一定的(    )有密切关系的。          (满分:2)
    A. 生物学因素
    B. 环境学因素
    C. 物理学因素
    D. 化学因素
7.儿童多动症的发病原因目前还未阐明,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就目前的研究和调查来看,遗传因素、代谢因素、(    )等是导致儿童多动症的主要因素。          (满分:2)
    A. 家庭因素
    B. 社会心理因素
    C. 家长因素
    D. 教育因素
8.认知重建法在辅导过程中使用多种技术,也借用一些行为转变的方法。其中运用较多的有(    )、自我指导训练等。          (满分:2)
    A. 三栏目技术
    B. 真诚
    C. 无条件的积极尊重
    D. 移情的理解
9.贝克把人们在认知过程中的认知歪曲归纳为五种形式:注意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和(    )。          (满分:2)
    A. 视野狭窄
    B. 走极端的思维
    C. 注意力不集中
    D. 过度紧张
10.多动症的治疗,应以(    )为主,治疗之前,应首先调查和分析患儿异常行为产生的原因,确定其治疗目标,并记录治疗效果的变化。          (满分:2)
    A. 药物治疗
    B. 心理治疗
    C. 教育和行为治疗
    D. 临床治疗
11.比尔斯因精神失常住进精神病院。在院中他身受粗暴残酷的虐待,目击了病人过的非人生活。出院后他以自己内心的体会与生动的文笔写了(    )一书。          (满分:2)
    A. 《自我反省》
    B. 《自觉之心》
    C. 《自察》
    D. 《自悟》
12.榜样学习法源于班杜拉等人提出的(    )。          (满分:2)
    A. 自我效能理论
    B. 人格理论
    C. 社会学习理论
    D. 社会认知理论
13.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    )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满分:2)
    A. 期望
    B. 价值
    C. 动机
    D. 趋向
14.幼儿种种问题行为表现,初步可分为心理性的问题行为与(    )两大类          (满分:2)
    A. 教育类问题行为
    B. 生理性问题行为
    C. 品德性的问题行为
    D. 道德性问题行为
15.比尔斯因精神失常住进精神病院。在院中他身受粗暴残酷的虐待,目击了病人过的非人生活。出院后他以自己内心的体会与生动的文笔写了(    )一书。          (满分:2)
    A. 《自我反省》
    B. 《自觉之心》
    C. 《自察》
    D. 《自悟》
二、多选题:
1.价值观辨析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纽约大学的(    )。          (满分:2)
    A. 拉斯
    B. 莱特
    C. 西蒙
    D. 哈明
2.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包括(    )。          (满分:2)
    A. 自我意识良好
    B. 社会功能良好
    C. 人际关系良好
    D. 积极劳动实践
3.心理,也可称为心理活动或心理现象,可人为地分成哪三大部分。(    )          (满分:2)
    A. 心理状态
    B. 心理过程
    C. 个性心理
    D. 心理现象
4.国内外遗传生物学因素的研究,可以看出遗传因素在以下哪些疾病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          (满分:2)
    A. 精神分裂症
    B. 躁狂抑郁症
    C. 人格障碍
    D. 精神发育迟滞
5.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包括哪四个方面。(    )          (满分:2)
    A. 讲究卫生
    B. 自我意识良好
    C. 社会功能良好
    D. 人际关系良好
    E. 积极劳动实践
6.幼儿期的问题行为一般表现为( )。          (满分:2)
    A. 行为不足
    B. 行为过度
    C. 不适当行为
    D. 不规范行为
7.由于幼儿园教育不当而造成幼儿问题行为的有:(    )          (满分:2)
    A. 幼儿园设备陈旧
    B. 教育思想陈旧
    C. 教育方法欠妥
    D. 家园教育不一致
8.愤怒是可以控制的,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减轻愤怒?(    )          (满分:2)
    A. 情境转移法
    B. 理智控制法
    C. 评价推迟法
    D. 目标升华法
9.心理辅导中,“开始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有(    )。          (满分:2)
    A. 搜集资料
    B. 建立辅导关系
    C. 掌握学生的材料
    D. 进行分析诊断
10.儿童出现虐待和自虐行为时,其出现的可能原因有(    )。          (满分:2)
    A. 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B.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C. 心理需求未能得到正当满足
    D. 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11.认知重建法是在辅导过程中常用的技术,其中运用较多的方法有(    )。          (满分:2)
    A. 生物反馈法
    B. 行为契约法
    C. 三栏目技术
    D. 自我指导训练
12.造成儿童学习能力障碍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          (满分:2)
    A. 生理遗传因素
    B. 环境因素
    C. 幼儿厌学
    D. 幼年营养不良
13.1908年5月成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 即“康奈狄克州心理卫生协会”,并确定了该协会的工作目标为:(    )。          (满分:2)
    A. 保持健康
    B. 防止心理疾病
    C. 保持心理卫生
    D. 积极向上
14.对于学龄前阶段的幼儿来说,(    )是他们的三大基本活动内容。          (满分:2)
    A. 学习知识
    B. 参与生活
    C. 人际交往
    D. 控制情绪
15.1930年成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该委员会把(    )作为委员会工作的宗旨。          (满分:2)
    A. 关注心理科学发展
    B. 关心世界各国人民心理健康
    C. 促进心理疾病、心理缺陷的研究、治疗和预防
    D. 增进全人类幸福
16.学前儿童常发生各种睡眠问题的原因包括(    )。          (满分:2)
    A.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
    B. 教育方式不当
    C. 环境中的噪音
    D. 身体疼痛
17.移情可分为(    )形式。          (满分:2)
    A. 阳性移情
    B. 阴性移情
    C. 好移情
    D. 坏移情
18.中国古代的心理卫生思想有(    )。          (满分:2)
    A. 整体恒动论
    B. 提倡“养心之道”与“健身之术”
    C. 关于情绪与病症产生、 治疗的关系的思想
    D. 天人合一思想
19.如何判断儿童是否有遗尿症状?          (满分:2)
    A. 根据儿童平时上厕所尿的频率,若次数比较多,则有遗尿症状。
    B. 儿童无论是在觉醒或入睡时,经常不能控制把小便排在床铺或裤子上。
    C. 实际年龄在5~6岁以上,心理年龄在4岁以上,每月至少有2次以上遗尿行为。
    D. 不是由于其他神经系统损伤、躯体疾病或服用药物的原因引起。
20.综合ICD-10草案及我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儿童恐怖症的诊断要点有(    )。          (满分:2)
    A. 持续出现或反复出现对某些情境或事物的恐怖,其内容与发育有关,但其程度过强,以致影响其日常活动。
    B. 对与以上内容无关的情况,不出现明显的焦虑、恐惧。
    C. 病程至少持续六个月。
    D. 病程至少三个月。
三、判断题:
1.合理宣泄法就是以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不破坏社会道德生活的方式,把心理上积存的郁闷打发出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安全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环境陶冶即指通过教育情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的结构)有意无意地帮助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皇帝内经》从整体观点出发,精辟地阐述了人的健康、心理卫生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问题行为既是躯体疾病或缺陷的继发情况,也是某种特定精神疾患的症状表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儿童多动症的症状一般在7岁前表现出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对于21个月的幼儿来说,一般他在排尿前会报告,对于成功地尿在尿盆里会感到高兴。但排尿次数增加,也会常常尿湿裤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个人中心法的理论基础为人本主义理论,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特长应是幼儿真正兴趣和擅长的,不是按父母意愿和社会潮流强迫“加压”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心理评估一般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收集资料、实施测量三个步骤。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适应性的不良认知是指因认知错误所产生的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观念和信念、思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桑代克认为引起反应的条件(即刺激)都是可以进行观察和测量的,他反对主观的推测和解释,而主张用客观和实验方法进行严格的科学研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应激的生理学、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心理应激不仅是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可以维持人的正常功能活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吕氏春秋》 中说:“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种接神,则生害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幼儿心理卫生与辅导》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15道,总分:30分】

1.导致学前儿童出现进食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    )。          (满分:2)
    A. 遗传影响
    B. 家长教养方式不当
    C. 不良的吃饭环境
    D. 孩子对食物的喜好不同
2.对于有焦虑和恐怖倾向的来访者来说,适合于用(    )进行辅导。          (满分:2)
    A. 厌恶法
    B. 代币法
    C. 系统脱敏法
    D. 暴露法
3.(    )是恐怖性神经症的简称,它是指对某种特定事物、处境或在与人交往中产生的强烈恐惧和不安。          (满分:2)
    A. 焦虑症
    B. 神经症
    C. 恐怖症
    D. 强迫症
4.保教渗透即寓心理教育于幼儿园日常保育和教育工作中,在保教工作中要注意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维护及(    )。          (满分:2)
    A. 心理品质的培养
    B. 心情的呵护
    C. 心理健康引导
    D. 身心健康教育
5.心理卫生有两重含义:一重含义是,心理卫生是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另一重含义是(    )。          (满分:2)
    A. 人的心理没有疾病
    B. 增进人的心理健康
    C. 心情愉悦
    D. 心理正常
6.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非常善于运用(    )说服别人或改变别人的思想。          (满分:2)
    A. 讲道理
    B. 辩论
    C. 争吵
    D. 文字
7.哪种不是导致个体心理应激的“紧张性刺激物”?(    )          (满分:2)
    A. 情绪性
    B. 躯体
    C. 文化性
    D. 社会性
8.儿童对大小便的控制中,(    )中约有80%以上儿童可以控制夜尿。          (满分:2)
    A. 1~2岁
    B. 2~3岁
    C. 3~4岁
    D. 4~5岁
9.(    )经常应用有时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其极端应用和发展会形成神经症或精神症状。          (满分:2)
    A. 防御机制
    B. 挫折
    C. 冲突
    D. 批评
10.儿童遗尿症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称原发性遗尿;另一类为:(    )。          (满分:2)
    A. 连续性遗尿
    B. 原生性遗尿
    C. 多次性遗尿
    D. 继发性遗尿
11.一般以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出版的(    )作为心理分析正式创立的标志。          (满分:2)
    A. 《梦的解析》
    B. 《关于歇斯底里研究》
    C. 《精神分析法》
    D. 《行为主义》
12.儿童多动症的发病原因目前还未阐明,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就目前的研究和调查来看,遗传因素、代谢因素、(    )等是导致儿童多动症的主要因素。          (满分:2)
    A. 家庭因素
    B. 社会心理因素
    C. 家长因素
    D. 教育因素
13.生活于10世纪末、11世纪初年的阿拉伯医生阿维森纳在其著作《医疗之书》中对于环境与心理卫生之间的关系,(    )的关系,情感与健康的关系等均有具体的阐述。          (满分:2)
    A. 情绪与疾病
    B. 心理卫生与疾病
    C. 新陈代谢等生理因素同健康
    D. 情感与身心和谐
14.心理状态是对某一时刻个体全部心理活动综合水平的描述,反映了心理的时间性、(    )和能动性.          (满分:2)
    A. 情感性
    B. 确实性
    C. 方向性
    D. 针对性
15.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的协议,(    )年被定为“国际心理健康年”。          (满分:2)
    A. 1948
    B. 1960
    C. 1961
    D. 1964
二、多选题:【20道,总分:40分】

1.认知重建法是在辅导过程中常用的技术,其中运用较多的方法有(    )。          (满分:2)
    A. 生物反馈法
    B. 行为契约法
    C. 三栏目技术
    D. 自我指导训练
2.导致个体心理应激的“紧张性刺激物”有(    )。          (满分:2)
    A. 躯体性的
    B. 心理性的
    C. 文化性的
    D. 社会性的
3.心理辅导中,“开始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有(    )。          (满分:2)
    A. 搜集资料
    B. 建立辅导关系
    C. 掌握学生的材料
    D. 进行分析诊断
4.心理,也可称为心理活动或心理现象,可人为地分成哪三大部分。(    )          (满分:2)
    A. 心理状态
    B. 心理过程
    C. 个性心理
    D. 心理现象
5.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的哪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决定或制约着人的健康和疾病。          (满分:2)
    A. 生物因素
    B. 心理因素
    C. 情感因素
    D. 社会因素
6.判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可以根据哪些特征?(    )          (满分:2)
    A. 总是无缘无故恐吓别人
    B. 言语较多,喜欢与人争执,好胜心强。
    C. 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
    D. 常向同伴发起身体攻击。
7.古代西方关于心理卫生的主要观点有:(    )          (满分:2)
    A. 强调生理、遗传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B. 重视身心和谐
    C. 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在心理卫生中的整合作用
    D. 重视家庭、学校教育在心理卫生中的作用
8.幼儿期的问题行为一般表现为( )。          (满分:2)
    A. 行为不足
    B. 行为过度
    C. 不适当行为
    D. 不规范行为
9.系统脱敏法一般包括三个步骤:(    )。          (满分:2)
    A. 排列出焦虑的等级层次表
    B. 暴露焦虑
    C. 进行训练
    D. 进入系统脱敏过程
10.使用代币法时,需要注意(    )。          (满分:2)
    A. 确定所要改变的目标行为
    B. 确定代币的类型
    C. 选择支持代币的强化物
    D. 建立代币交换规则
11.以下属于常用的价值观辨析法的有(    )。          (满分:2)
    A. 小组讨论法
    B. 角色互换法
    C. 两难问题法
    D. 脑力激荡法
12.造成挫折的情境有(    )。          (满分:2)
    A. 环境障碍
    B. 自身的局限性
    C. 心理冲突
13.在认知-行为治疗中,可用于儿童恐怖治疗的亚类型有(    )。          (满分:2)
    A. 自我指导训练
    B. 自我控制
    C. 合理情绪治疗
    D. 榜样示范法
14.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分为三部分,即(    )。          (满分:2)
    A. 上意识
    B. 意识
    C. 前意识
    D. 潜意识
15.儿童出现虐待和自虐行为时,其出现的可能原因有(    )。          (满分:2)
    A. 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B.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C. 心理需求未能得到正当满足
    D. 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16.行为转变常用的辅导方法有:(    )等。          (满分:2)
    A. 放松法
    B. 系统脱敏法
    C. 厌恶法
    D. 代币法
    E. 生物反馈法
17.综合ICD-10草案及我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儿童恐怖症的诊断要点有(    )。          (满分:2)
    A. 持续出现或反复出现对某些情境或事物的恐怖,其内容与发育有关,但其程度过强,以致影响其日常活动。
    B. 对与以上内容无关的情况,不出现明显的焦虑、恐惧。
    C. 病程至少持续六个月。
    D. 病程至少三个月。
18.具有哪些人格特征的人易得癔病。(    )          (满分:2)
    A. 富有暗示性
    B. 多疑
    C. 情绪多变
    D. 容易激动
    E. 自我中心等
19.精神分析法的辅导过程一般分为(    )。          (满分:2)
    A. 准备期
    B. 准疗期
    C. 预备治疗期
    D. 治疗一至三期
20.具有心理或行为障碍的儿童,判断临床症状可以依据(    )。          (满分:2)
    A. 较严重和广泛的生活和社会功能损伤
    B. 持续时间长久
    C. 许多问题与家族继承性有关
    D. 爱发脾气
三、判断题:【15道,总分:30分】

1.儿童产生焦虑的原因与遗传有关,而并未受到其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儿童多动症的症状一般在7岁前表现出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班杜拉(Bandura)等人认为人们的许多行为不必通过强化,而只要通过模仿就能获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恐惧即恐怖症,它是正常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体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合理宣泄法就是以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不破坏社会道德生活的方式,把心理上积存的郁闷打发出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班杜拉等人认为人们的许多行为不必通过强化,而只要通过模仿就能获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遗传因素在精神疾病的发病中没有作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阻抗有两个特征,一是反应的强烈性和不相适宜性;二是反应的持久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自我暴露是指辅导人员说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及生活等与来访者共同分担或分享。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个体的人格类型特征对心理健康没有明显的影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儿童强迫症的发病年龄多数在10~12岁之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弗洛伊德认为:一旦“本我”形成以后,“自我”就要同时协调和满足“本我”、“超我”和现实三方面的要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TO)成立时, 在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临床资料表明,某些特殊人格常常成为某些神经症的发病基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心理健康的人不仅其心理与行为一致,而且其心理发展水平与行为特征与同年龄多数人心理发展水平与行为特征相符合。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回复贴子下载答案

**** Hidden Message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6秋《幼儿心理卫生与辅导》在线作业一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