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财《毛泽东思想概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保证是( )。 (满分:4)
A. 坚持以人为本
B. 坚持科学发展
C. 坚持改革开放
D. 坚持民主法治
2.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 )。 (满分:4)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民族互助
D. 民族和谐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满分:4)
A. 实事求是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理论联系实际
D.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4.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是在( )。 (满分:4)
A. 1971年
B. 1975年
C. 1976年
D. 1977年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 )。 (满分:4)
A. 坚持以人为本
B. 坚持科学发展
C. 坚持改革开放
D.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 )。 (满分:4)
A. 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 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 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
D. 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7.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 (满分:4)
A.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C. 加强政治文明
D.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是( )。 (满分:4)
A. 人民军队
B. 新的社会阶层
C. 科技人员
D. 工人阶级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动力是( )。 (满分:4)
A. 坚持以人为本
B. 坚持科学发展
C. 坚持改革开放
D. 坚持民主法治
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 (满分:4)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一化三改”
C.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1.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概念是在( )。 (满分:4)
A.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B. 党的十六大
C. 党的十七大
D.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在( )。 (满分:4)
A. 党的十三大上提出来的
B.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来的
C. 党的十四大上提出来的
D. 党的十五大上提出的
13.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 )。 (满分:4)
A.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 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14.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是( )。 (满分:4)
A. 新科技革命
B. 世界多极化
C. 霸权主义
D. 强权主义
1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是( )。 (满分:4)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坚持改革开放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 (满分:4)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17.全面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 )。 (满分:4)
A. 十六大
B. 十七大
C. 十五大
D. 十四大
18.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满分:4)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19.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 (满分:4)
A.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B. 我国历史经验的总结
C. 时代主题的变换
D. 理论发展的必然
20.“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 )。 (满分:4)
A. 香港问题
B. 澳门问题
C. 台湾问题
D. 西藏问题
二、多选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包括( )。 (满分:4)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外交关系
2.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的方针和原则有( )。 (满分:4)
A.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B.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C.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的方针
D.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3.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包括( )。 (满分:4)
A. 团结
B. 民主
C. 参政
D. 议政
4.“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是( )。 (满分:4)
A. 是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B. 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
C. 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造性应用和发展
D. 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
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 )。 (满分:4)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的政治前提
B. 二者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C. 二者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二者相互贯通、相互依存
东财《毛泽东思想概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的领导人是( )。 (满分:4)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 (满分:4)
A. 为人民服务
B. 爱国主义
C. 集体主义
D. 社会主义
3.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 )的理论,制定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 (满分:4)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精神文明建设
C. 改革开放
D. 政治文明建设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满分:4)
A. 实事求是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理论联系实际
D.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满分:4)
A.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 促进政党关系和谐
C. 促进阶层关系和谐
D. 促进宗教关系和谐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是( )。 (满分:4)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7.社会主义改革是( )。 (满分:4)
A. 改变基本制度
B. 改变表面的规则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D. 一场政治革命
8.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领导人是( )。 (满分:4)
A. 胡锦涛
B. 毛泽东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9.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满分:4)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营方式并存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0.中国共产党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会议是( )。 (满分:4)
A. 党的十一大
B. 党的十二大
C. 党的十三大
D. 党的十四大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满分:4)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六大
12.“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 )。 (满分:4)
A. 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 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 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
D. 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1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 (满分:4)
A. 依法治国
B. 执法必严
C. 高度民主
D. 多党合作
14.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保障是( )。 (满分:4)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15.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前提是( )。 (满分:4)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 (满分:4)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1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 (满分:4)
A.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B. 我国历史经验的总结
C. 时代主题的变换
D. 理论发展的必然
18.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 (满分:4)
A.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C. 加强政治文明
D.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满分:4)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20.《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突破了( )。 (满分:4)
A. 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
B. 把社会主义和发家致富对立起来的观念
C. 把共同富裕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对立起来的观念
D. 把改革与发展对立起来的观念
二、多选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 (满分:4)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有( )。 (满分:4)
A. 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B. 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C.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 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3.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包括( )。 (满分:4)
A. 团结
B. 民主
C. 参政
D. 议政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社会阶层包括( )。 (满分:4)
A.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B. 外资企业技术人员
C. 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
D. 自由职业者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 )。 (满分:4)
A. 立党之本
B. 执政之基
C. 力量之源
D. 指导思想
东财《毛泽东思想概论》在线作业三
一、单选题:
1.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的领导人是( )。 (满分:4)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2.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满分:4)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3.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 )。 (满分:4)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民族互助
D. 民族和谐
4.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是在( )。 (满分:4)
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5.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 (满分:4)
A. 武装斗争
B. 统一战线
C. 党的领导
D. 土地革命
6.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 (满分:4)
A. 各民族共同繁荣
B. 平等
C. 团结
D. 互助
7.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是在( )。 (满分:4)
A. 2001年12月
B. 2002年12月
C. 2003年11月
D. 2004年12月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保证是( )。 (满分:4)
A. 坚持以人为本
B. 坚持科学发展
C. 坚持改革开放
D. 坚持民主法治
9.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弘扬( )。 (满分:4)
A. 为人民服务
B. 爱国主义
C. 集体主义
D. 社会主义
10.作出把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会议是 (满分:4)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满分:4)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六大
12.“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 )。 (满分:4)
A. 武装斗争
B. 土地革命
C. 农村革命根据地
D. 创建工农红军
13.我国国家的权力机关是( )。 (满分:4)
A. 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
B. 最高人民法院和各级人民法院
C. 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组织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在( )。 (满分:4)
A. 党的十三大上提出来的
B.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来的
C. 党的十四大上提出来的
D. 党的十五大上提出的
15.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是( )。 (满分:4)
A. 党的领导
B. 执法必严
C. 高度民主
D. 多党合作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 (满分:4)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17.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是( )。 (满分:4)
A.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 加强党的建设
C. 加强统一战线工作
D. 加强党的群众工作
18.按劳分配是按( )。 (满分:4)
A. 劳动者的实际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
B. 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C. 按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分配个人消费品
D. 劳动力价值分配个人消费品
19.中国共产党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会议是( )。 (满分:4)
A. 党的十一大
B. 党的十二大
C. 党的十三大
D. 党的十四大
20.党的各项建设的基础是( )。 (满分:4)
A. 加强思想建设
B. 加强组织建设
C. 加强制度建设
D. 加强作风建设
二、多选题:
1.改革是( )。 (满分:4)
A.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 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 改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包括( )。 (满分:4)
A. 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B.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是有机统一的
C.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范畴
D.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目标的统一
3.“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是( )。 (满分:4)
A. 是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B. 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
C. 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造性应用和发展
D. 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
4.近代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是( )。 (满分:4)
A.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 反对封建主义的统治
C. 发展生产力
D. 反对资本主义的剥削
5.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 )。 (满分:4)
A. 发展是目的
B. 改革是目的
C. 改革是动力
D. 稳定是条件
东财《毛泽东思想概论》在线作业四
一、单选题:
1.《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突破了( )。 (满分:4)
A. 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
B. 把社会主义和发家致富对立起来的观念
C. 把共同富裕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对立起来的观念
D. 把改革与发展对立起来的观念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在( )。 (满分:4)
A. 党的十三大上提出来的
B.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来的
C. 党的十四大上提出来的
D. 党的十五大上提出的
3.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 (满分:4)
A. 武装斗争
B. 统一战线
C. 党的领导
D. 土地革命
4.“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是( )。 (满分:4)
A. 武装斗争
B. 土地革命
C. 农村革命根据地
D. 创建工农红军
5.明确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是( )。 (满分:4)
A. 邓小平
B. 毛泽东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 )。 (满分:4)
A. 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B. “大胆地试,大胆地创”
C. 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D. 排除姓“资”姓“社”抽象理论的干扰
7.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 )。 (满分:4)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民族互助
D. 民族和谐
8.中国共产党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会议是( )。 (满分:4)
A. 党的十一大
B. 党的十二大
C. 党的十三大
D. 党的十四大
9.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的领导人是( )。 (满分:4)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10.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弘扬( )。 (满分:4)
A. 为人民服务
B. 爱国主义
C. 集体主义
D. 社会主义
11.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的目的是( )。 (满分:4)
A. 夺取政权
B. 解放生产力
C. 人民当家作主
D. 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12.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在( )。 (满分:4)
A.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 党的十二大上
C. 党的十三大上
D. 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 (满分:4)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14.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 (满分:4)
A. 发展
B. 改革
C. 开放
D. 稳定
15.“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 )。 (满分:4)
A. 武装斗争
B. 土地革命
C. 农村革命根据地
D. 创建工农红军
16.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 (满分:4)
A.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 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1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前提是( )。 (满分:4)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18.按劳分配原则是要在劳动报酬上承认( )。 (满分:4)
A. 劳动力价值的差别
B. 劳动的差别
C. 社会地位的差别
D. 阶级的差别
19.按劳分配是按( )。 (满分:4)
A. 劳动者的实际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
B. 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C. 按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分配个人消费品
D. 劳动力价值分配个人消费品
20.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 (满分:4)
A.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B. 我国历史经验的总结
C. 时代主题的变换
D. 理论发展的必然
二、多选题:
1.改革是( )。 (满分:4)
A.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 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 改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是( )。 (满分:4)
A. 只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 各种形式的开放
C. 对所有国家开放
D. 不仅仅开放经济领域,而且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要坚持对外开放
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 (满分:4)
A. 全方位
B. 多形式
C. 多层次
D. 宽领域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 (满分:4)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 )。 (满分:4)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东财《毛泽东思想概论》在线作业五
一、单选题:
1.社会主义阵营逐渐瓦解是在( )。 (满分:4)
A. 20世纪60年代后
B. 20世纪70年代后
C. 20世纪80年代后
D. 20世纪90年代后
2.“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 )。 (满分:4)
A. 香港问题
B. 澳门问题
C. 台湾问题
D. 西藏问题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 (满分:4)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4.为党的八大的召开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的文章是( )。 (满分:4)
A. 《论十大关系》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 《不要四面出击》
5.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是( )。 (满分:4)
A. 新科技革命
B. 世界多极化
C. 霸权主义
D. 强权主义
6.非公有制经济是( )。 (满分:4)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 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 社会主义性质经济
7.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 (满分:4)
A.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 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条件是( )。 (满分:4)
A. 坚持以人为本
B. 坚持科学发展
C. 坚持改革开放
D.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 (满分:4)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一化三改”
C.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 (满分:4)
A. 工人
B. 农民
C. 知识分子
D. 新的社会阶层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 (满分:4)
A. 坚持以人为本
B. 坚持科学发展
C. 坚持改革开放
D. 坚持民主法治
12.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 (满分:4)
A.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 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是在( )。 (满分:4)
A. 1971年
B. 1975年
C. 1976年
D. 1977年
14.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核心是( )。 (满分:4)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 (满分:4)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16.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 )。 (满分:4)
A. 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以及个体成分
B. 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C. 内资成分
D. 所有成分
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 (满分:4)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18.“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 )。 (满分:4)
A. 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 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 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
D. 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19.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弘扬( )。 (满分:4)
A. 为人民服务
B. 爱国主义
C. 集体主义
D. 社会主义
20.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 )。 (满分:4)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B. 长期的基本国策
C.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政策
D. 当前的权宜之计
二、多选题:
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有( )。 (满分:4)
A. 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B. 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C.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 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2.改革是( )。 (满分:4)
A.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 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 改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满分:4)
A.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 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4.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满分:4)
A. 第一要义是发展
B. 核心是以人为本
C.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 )。 (满分:4)
A. 发展是目的
B. 改革是目的
C. 改革是动力
D. 稳定是条件
回复贴子下载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