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青少年心理学16春在线作业3
东师青少年心理学16春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
1.( )是指个体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即能够认识到对同一事物或事件别人可能会有不同观点和看法,并能试图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的能力。 (满分:2.5)
A. 友谊
B. 观点采择
C. 亲子关系
D. 权威
2.美国心理学家( )用横向法及纵向法,来研究儿童对权威认知的发展情况,将儿童权威认知的发展分为前后相继的六个水平或阶段。 (满分:2.5)
A. 霍尔
B. 达蒙
C. 皮亚杰
D. 卡特尔
3.近年来,由于营养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的生理发育与成熟表现了( )现象。 (满分:2.5)
A. 加速
B. 减速
C. 早熟
D. 不平衡
4.( )的形成解决道德标准的掌握问题。 (满分:2.5)
A. 道德概念
B. 道德信念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评价
5.在青少年的注意成分中,( ) 占优势。 (满分:2.5)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无意后注意
D. 随意注意
6.( )指和性生活有关的爱、憎、兴趣、恐惧等感情变化的活动。 (满分:2.5)
A. 性情感
B. 性冲动
C. 性行为
D. 性体验
7.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最好采用( )的方法。 (满分:2.5)
A. 横向研究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纵向研究
8.在意志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意志品质是( )。 (满分:2.5)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持性
D. 自制力
9.( )是指人们利用各种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进行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情愿和需要的多边交流过程。 (满分:2.5)
A. 人际关系
B. 人际交往
C. 传达思想
D. 语言沟通
10.( )认为人的品德甚至整个人格都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总和,是人们各种行为习惯的最终产物。 (满分:2.5)
A. 精神分析学派
B. 人本主义学派
C. 行为主义学派
D. 认知主义学派
11.社会性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包括人的社会认知和( )。 (满分:2.5)
A. 社会性
B. 人际认知
C. 社会性行为方式
D. 社会道德
12.( )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 (满分:2.5)
A. 先天遗传
B. 个体差异
C. 身体素质
D. 成长水平
13.( )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满分:2.5)
A. 道德
B. 品德
C. 道德情感
D. 道德动机
14.下面不属于青少年的友谊特点的是( )。 (满分:2.5)
A. 选择性
B. 稳定性
C. 不稳定性
D. 亲密性
15.( )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意识。它是人的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 (满分:2.5)
A. 自我概念
B. 自我感知
C. 自我中心主义
D. 自我意识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学派的观点不认为品德形成主要取决于人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和智力与道德动机的形成与发展。 (满分:2.5)
A. 精神分析学派
B. 人本主义学派
C. 行为主义学派
D. 认知主义学派
2.勒温认为,青少年的心理生活空间正处于混乱状态,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等,而这主要是由其所处的过渡地位所决定的。 (满分:2.5)
A. 不确定感
B. 紧张不安
C. 情绪不稳定
D. 内化
3.按照记忆的不同方式可以把记忆分为( ) (满分:2.5)
A. 有意记忆
B. 无意记忆
C. 意义记忆
D. 机械记忆
4.跨时间的研究方法是发展性心理研究中重要的方法基本有两种,它们是( )。 (满分:2.5)
A. 横断研究
B. 纵向研究
C. 事件访谈
D. 时间访谈
5.青少年注意力的培养要从( )方面加以考虑。 (满分:2.5)
A. 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注意
B. 激活学生的思维,稳定注意
C. 明确学生学习目的,发展有意注意
D. 加强道德培养
6.青少年道德情感社会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等方面。 (满分:2.5)
A. 对自己的羞耻感、荣誉感
B. 对他人和工作的情感
C. 对社会的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
D. 国际主义情感
7.青少年的生理压力来源有( )。 (满分:2.5)
A. 性情感带来的压力
B. 生理因素导致的自卑与害羞
C. 性成熟与性冲动导致的压力
D. 体力、精力旺盛,无处发泄导致的压力
8.按照有无目的和动机,可以把记忆分为( ) (满分:2.5)
A. 有意记忆
B. 无意记忆
C. 意义记忆
D. 机械记忆
9.自我意识在形式上可以分为( )。 (满分:2.5)
A. 自我调节
B. 自我认识
C. 自我体验
D. 自我控制
10.现代情绪心理学中有关剌激情境的认知评价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的研究主要的理论有( ) (满分:2.5)
A. 情绪评定—兴奋说
B. 情绪的两因素理论
C. 情绪的认知—评价说
D. 情绪的外围理论
三、判断题:
1.压力的行为模型由理查德•拉扎罗斯提出的。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女孩的性成熟过程要比男孩早两年左右。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对于青少年来说,气质上的差异已基本稳定,不容易改变。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生理变化对青少年的心理既有直接影响 ,又有间接影响。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短时记忆保存信息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性的发育开始于青年期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横断研究法是针对一个或多个发展维度,对来自不同文化或亚文化背景的研究对象加以观察、测试和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运用文化比较法有很多的优点。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班杜拉强调,人的行为不仅仅由直接经验和观察到的外部奖惩所决定,它们还会接受自我奖惩的调节。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自卑并不一定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情绪状态 ,它时常和其它情绪一起出现,或作为某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的一个症状而表现出来。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1.社会支持是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党团、工会等个人或组织所给予的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2.自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3.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儿童和青少年受教育的阶段划分为 3—6岁,7一12岁,12一16岁,16—18岁和18—20岁几个阶段。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4.横断研究,省时省力、短时获得大量的数据,但属于相关研究,不宜得出因果结论。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5.开怀大笑,这时消除压力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种愉快的发泄方法。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 Hidden Message ***** 下载了几个学期了,都满分,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