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作业] 福师16春《人格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4 09: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福师16春《人格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    )就是指在控制情境下观察受测者行为的评估方法。          (满分:2)
    A. 情境测验
    B. 行为观察
    C. 实验法
    D. 行为评定
2.(    )人格障碍患者主要表现出缺乏温情,难以与别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一般很差。          (满分:2)
    A. 偏执型
    B. 强迫型
    C. 反社会型
    D. 分裂型
3.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    )。          (满分:2)
    A. 追求优越
    B. 生活风格
    C. 社会兴趣
    D. 器官补偿
4.人格心理学中交互作用论范型的代表人物是(    )。          (满分:2)
    A. 埃里克森
    B. 弗洛伊德
    C. 班杜拉
    D. 沙利文
5.(    )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          (满分:2)
    A. 观察学习
    B. 整合学习
    C. 经典条件反射性学习
    D. 掌握学习
6.(    )的基本方式是向受测者提供预先编制的一些未经组织的、意义模糊的标准化刺激情境,让受测者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自由地对刺激情境作出他的反应,然后通过分析受测者的反应,推断受测者的人格特征。          (满分:2)
    A. 问卷调查
    B. 投射测量
    C. 情境测验
    D. 行为观察
7.给予微笑、赞扬、奖品,允许参加个体所喜爱的活动等,都是在对希望个体学会的某种行为或个性品质进行(    )。          (满分:2)
    A. 负强化
    B. 正强化
    C. 连续强化
    D. 间隔强化
8.个体的潜能属于(    )。          (满分:2)
    A. 真实自我
    B. 理想自我
    C. 现实自我
    D. 道德自我
9.一个人必须在两个否定目标中选择其一,即同时面对的两个目标都只能诱发回避趋向时所发生的冲突,属于(    )。          (满分:2)
    A. 接近一接近冲突
    B. 回避一回避冲突
    C. 接近一回避冲突
    D. 双重接近一回避冲突
10.(    )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来的相对稳定的和特殊的心理行为模式。          (满分:2)
    A. 思维
    B. 行为
    C. 人格
    D. 个性
二、多选题:
1.意识是人格的表层部分,它的特点包括(    )。          (满分:2)
    A. 逻辑性
    B. 实践性
    C. 时空规定性
    D. 现实性
2.本我满足自己欲望、获得快乐的方式有两种:(    )。          (满分:2)
    A. 反射动作
    B. 想象实现
    C. 立即行动
    D. 回忆感悟
3.卡特尔认为可以用于因素分析的数据材料有三种类型:(    )、(    )以及(    )。          (满分:2)
    A. 现实情景
    B. 生活记录材料
    C. 问卷材料
    D. 客观测试材料
4.奥尔波特认为在人格特质研究中,可以采用的研究方法(    )。          (满分:2)
    A. 常规研究方法
    B. 特殊规律研究法
    C. 基础研究方法
    D. 特质研究方法
5.梦的制作有多种机制包括(    )。          (满分:2)
    A. 压缩
    B. 反向作用
    C. 替换
    D. 视觉形象化
6.奥尔波特认为,在人格特质研究中可以采用(    )研究方法。          (满分:2)
    A. 常规研究法
    B. 特殊规律研究法
    C. 质性研究法
    D. 量性研究法
7.现代人格心理学的形成过程中还受到(    )的影响。          (满分:2)
    A. 行为主义心理学
    B. 完形心理学
    C. 文化人类学
    D. 积极心理学
8.林达塞根据反应方式把投射测验依次分为(    )。          (满分:2)
    A. 联想法
    B. 构造法和表露法
    C. 完成法
    D. 选择或排列法
9.人格理论具有一般的科学理论的功能,包括(    )。          (满分:2)
    A. 指导启发的功能
    B. 组织整合的功能
    C. 解释说明的功能
    D. 预测发现的功能
10.布斯与普洛明区分出的三种气质倾向包括(    )。          (满分:2)
    A. 情绪性
    B. 外倾性
    C. 活动性
    D. 交际性
11.CPC是循环过程的三个周期,它由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来代表,即(    )、(    )、(    )。          (满分:2)
    A. 周视
    B. 先取
    C. 控制
    D. 模仿
12.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显像有三个来源,包括(    )。          (满分:2)
    A. 感觉刺激
    B. 清醒时的所思所想
    C. 本我冲动
    D. 生活经验
13.自我的防御有很多种,(    )是主要的防御机制。          (满分:2)
    A. 替代
    B. 升华
    C. 合理化
    D. 投射
14.责任心人格特质有(    )。          (满分:2)
    A. 良好秩序—秩序紊乱
    B. 细心—粗心
    C. 自我约束—意志脆弱
    D. 自主—顺从
15.本我满足自己欲望、获得快乐的方式有(    )。          (满分:2)
    A. 反射动作
    B. 想象实现
    C. 趋乐避苦
    D. 积极面对
16.凯利认为CPC是循环过程的三个周期,它分别是(    )。          (满分:2)
    A. 周视
    B. 先取
    C. 控制
    D. 理解
三、判断题:
1.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主要表现出缺乏温情,难以与别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一般很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埃里克森所创造的心理历史分析法指在历史活动和历史背景中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荣格研究最多的原型是人格面具、阿妮玛和阿妮姆斯、阴影、自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一级强化物是指那些开始时不具有强化作用,但后来由于经常与一级强化物或其他强化物联系在一起而具有了强化作用的刺激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梦的制作就是将梦的隐意即潜意识的欲望与冲动伪装和歪曲成自我或超我难以觉察的显梦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弗洛伊德在其著作中,常用力比多这一词来泛指心理活动的能量,但是力比多更主要是指性本能的能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1937年,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表其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人和动物都遵循同样的学习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安娜重视超我的作用, 认为超我对本我可以起到约束和指导的作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神经质焦虑是人觉察到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产生的内心紧张、不安和恐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从学科内部关系上看,人格心理学主要包括理论部分和应用部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思维模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意识是人格的表层部分,是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感觉寻求倾向是受个体感觉形式制约的普遍的特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心灵(或人格)包括人所有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不管是意识到的还是无意识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艾森克提出边缘系统是神经质的生理基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默里区分了两种情境,其中一种为现实情境,即 α 压力,意指那些实际的环境刺激所形成的压力,它们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反应,并且可以通过客观的观察来描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人格化是指个人在追求生理需要和减少焦虑的经验中对自己、他人及各种事物所形成的具有态度倾向性的形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前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大、最有力的部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斯金纳给了“学习”一个行为主义的定义;学习即行为刺激和反馈的联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分化又称辨别化,是一种与类化相反的现象,指的是个体能对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斯金纳认为二级强化物是指那些不需学习也起强化作用的刺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4.替代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