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答案 发表于 2016-6-23 08:20:56

16春福师《文学概论》在线作业二

16春福师《文学概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15道,总分:30分】

1.(    )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满分:2)
    A. 现实型文学
    B. 理想型文学
    C. 象征型文学
    D. 想象型文学
2.(    )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基本特征:暗示性和朦胧性。          (满分:2)
    A. 现实型文学
    B. 理想型文学
    C. 象征型文学
    D. 想象型文学
3.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本应是还原作家心目中的形象、情感体验和思想见解的过程。但实际上,完全的还原是不可能的,读者阅读的“第二文本”总是“第一文本”的种种异变。其中,(    )是指在某一特定文本中,作家融进的情感虽是确定的,但在具有不同期待视野的读者那儿,却会唤起不同程度或不同性质的情感体验。          (满分:2)
    A. 作品形象的异变
    B. 情感的异变
    C. 思想观念的异变
    D. 作品情节的变异
4.(    )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识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          (满分:2)
    A. 意识
    B. 无意识
    C. 灵感
    D. 直觉
5.(    )在叙述故事中的作用具有二重性:既有推动情节发展的“行动元”功能,又有显现性格特征的“角色”功能。          (满分:2)
    A. 事件
    B. 情节
    C. 人物
    D. 场景
6.(    )是有关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互替换,或用一物代另一物,或用一部分代全体。          (满分:2)
    A. 夸张
    B. 对比
    C. 借代
    D. 用典
7.(    )就是把过去的经验记忆和先前形成的心中之象(或意念)在某种新刺激下唤醒,再重新合成一个新结构的过程。          (满分:2)
    A. 灵感
    B. 直觉
    C. 想象
    D. 联想
8.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说、“物感”说等属于(    )。          (满分:2)
    A. 文学哲学
    B. 文学社会学
    C. 文学心理学
    D. 文学符号学
9.巴赫金称(    )的作品为“复调”式小说,小说中叙述者的声音、不同人物的声音,形成“众声喧哗”的世界。          (满分:2)
    A. 列夫·托尔斯泰
    B. 陀思妥耶夫斯基
    C. 普希金
    D. 屠格涅夫
10.(    )是艺术构思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一种心理现象,其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意念或形象)在思考中获得突如其来的顿悟,其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          (满分:2)
    A. 想象
    B. 联想
    C. 直觉
    D. 灵感
11.(    )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之后而进入的一个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          (满分:2)
    A. 共鸣
    B. 净化
    C. 领悟
    D. 延留
12.(    )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满分:2)
    A. 现实型文学
    B. 理想型文学
    C. 象征型文学
    D. 想象型文学
13.(    )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的批评。          (满分:2)
    A. 心理学批评
    B. 语言学批评
    C. 文化批评
    D. 审美批评
14.(    )是诗句在语法上的错置,是惯常词序的颠倒。有的倒装句是为了迁应格律,有的是为了加强某一意象,突出话语的表现力。          (满分:2)
    A. 夸张
    B. 对比
    C. 倒装
    D. 歧义
15.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指出具有动物性的“本我”对理性的“自我”有着强大的内驱作用。          (满分:2)
    A. 达尔文
    B. 马克思
    C. 弗洛伊德
    D. 恩格斯
二、多选题:【15道,总分:30分】

1.移情就是把主体的情感“移入”或者“输入”对象从而体验到物我同一的心理过程。以下体现移情的有(    )。          (满分:2)
    A.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色
    D.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包括(    )。          (满分:2)
    A. 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
    B. 典型环境逼迫人物行动,制约人物性格发展
    C. 典型人物对环境的反作用
    D.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互相依存
3.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包括回忆和沉思,(  )等内容。          (满分:2)
    A. 想象与联想
    B. 灵感与直觉
    C. 理智与情感
    D. 意识与无意识
4.历史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今天要建设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就应该(    )。          (满分:2)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以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
    C. 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D. 要具备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
5.根据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    )这些要素或环节构成。          (满分:2)
    A. 世界
    B. 作者
    C. 作品
    D. 读者
6.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在反映现实和表现审美感受方面的不同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    )这几种类型。          (满分:2)
    A. 现实型文学
    B. 理想型文学
    C. 象征型文学
    D. 想象型文学
7.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有(    )。          (满分:2)
    A. 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
    B. 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
    C. 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D. 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8.创作动机的动态轨迹可描述如下( )。          (满分:2)
    A. 由作家的内在需要所鼓动
    B. 在作家心理失衡的情况下形成易感点
    C. 与某种外部刺激相迎合之后所带来的极强的行动力量
    D. 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或隐或显的意图(或意念)
9.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充当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作品的状况。即兴不是凭空出现的,它需要(    )。          (满分:2)
    A. 足够的材料和感情积累
    B. 特殊的气氛和契机
    C. 综合心力的开发
    D. 先天的禀赋、气质,以及后天的本领、技巧
10.从文学心理学角度讲,回忆的发生是外在刺激或内在需要与创作中心意念挂钩时的神经传导活动。常见的回忆方式有(    )。          (满分:2)
    A. 直接回收法
    B. 挨次扫描法
    C. 按层次推论
    D. 深沉思索
11.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就叫做接受心境。这些心境产生的原因有(    )。          (满分:2)
    A. 社会生活状况
    B. 个人境遇
    C. 读者的身体状况
    D. 自然环境因素
1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    ),以及艺术交往论,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满分:2)
    A. 文学活动论
    B. 文学反映论
    C. 艺术生产论
    D.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13.中西审美批评模式的共同特点(    )。          (满分:2)
    A. 是一种情感性评价
    B. 是一种体验与超越矛盾统一的批评,具有超功利性
    C. 是一种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
    D. 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等与作品联系起来考察
14.期待视野的形成与(    )等因素有关。          (满分:2)
    A. 审美趣味、情感倾向
    B. 人生追求、政治态度
    C. 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
    D. 性别、年龄、气质
15.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信息密集的文化产品,因而文学接受具有一种多方面满足读者进行文化价值阐释、品味或品评兴趣的属性。文学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包括(    ),以及宗教价值、哲学价值等方面。          (满分:2)
    A. 民俗学价值
    B. 社会学价值
    C. 历史学价值
    D. 政治学价值
三、判断题:【20道,总分:40分】

1.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是既是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更是发现人民的苦难,发现人民的健康向上的艺术创造力、激发人民的新的精神需求,塑造人民的审美主体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文学理论必须经得起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文学理论总是随着文学运动、文学创作、文学接受的发展而发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集体性期待视野往往简略窄狭,个人性期待视野宏阔深广;集体性期待视野往往不无个人性的偏爱与兴趣,而个人性期待视野则是有着某种广泛的社会共通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在文学接受过程中,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之间,常常呈现出一致与不一致的情况,前者为顺向相应,后者为逆向遇挫。真正伟大的作品在被阅读过程中应该完全顺向相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渗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中国画强调抓住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构筑视觉意象,中国抒情诗也常常借用这种方法,用简洁的画面描写来象征性地表现。但是,抒情诗的画面往往比绘画更多主观色彩,常通过一些点明情感性质的词语赋予景物主观色彩。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很好的例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沉思是由此形象(意念)出发,瞬间涉及彼形象(或意念),进而一环扣一环,在延展中,所思索的形象(或意念)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持续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所谓文学的时代风格,就是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和基本原则不是分别在起作用,而综合地共同起作用的,即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为用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抒情性作品的结构由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构成。情感经验总要投射到声音或画面上,形成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象征表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文学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形态,其最基本的属性是审美的价值属性,文学的审美价值是文学显著地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征之所在。因此,文学接受首先表现为审美活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是通过画面来表达情感,虽不言情,而情藏景中。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艺术概括的定义简括地说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个别特殊即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的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到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语词提炼的任务是寻找最准确的语言,文字符号,把艺术构思中已初步成形但还可能再发生变化的意象(或意念)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作家是在对生活的规律性认识和观照中寄寓人文关怀的,同历史理性血肉般联系在一起,体现为“善”与”真”两个价值取向的交合。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伦理道德批评强调的重点始终放在艺术内容的道德评价上,因而对艺术的灵性和创造活力往往有所忽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文本时间,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即“故事”内容本身的时间。故事时间(叙事时间),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即“讲”的时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作家生活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能不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作家的风格必然渗入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表现出民族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 Hidden Message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6春福师《文学概论》在线作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