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科目:[1115]《农业生态学》
考试科目:《农业生态学》1.农业生态系统的边界范围就是一块农田或一个农户
2..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物质转换功能、信息转换功能和价值转换功能
3.相互作用的两个种群一方获利,而对另一方则没有什么影响,则这两种群之间的关系是原始合作。
4.在同一生境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会长期占据同一个生态位
5.小麦的抗旱品种和不抗旱品种、耐肥品种与耐瘠品种,属于小麦的不同生态型。
6.稻草→牛→蚯蚓→鸡→猪→鱼属于混合食物链类型。
7.人工辅助能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8.在轮作制度中加入豆科植物,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保持养分循环平衡。
9.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污染基本上是由工业造成的。
10.中国的生态农业十分注重用现代农业技术取代传统农业技术
二、单选题
1.农业生产中,将适应不用季节的作物通过复种、套作或轮作,占据不同的生长季节,这种现象属于农业生态系统的()A组分结构B营养结构C时间结构D时间结构
2.下列生物中,属于r对策者的生物是( )。
A 银杏 B 狗 C 昆虫 D 大象
3.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
A 环境条件比较单一
B 物种多样性常高于相邻群落
C 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
D 物种密度低于相邻群落
4.海拔高度对生物的作用属于[]。
A 直接作用
B 间接作用
C 替代作用
D 补偿作用
5.关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 ]
A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B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决定着其稳定性的强弱
C 当生态系统的改变超过生态阈限值时,其自我调节能力就不起作用
D 当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或消失时,就会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
6.能量利用的十分之一定律是由[ ]发现的。
A E•P•Odum
B V•E•Shelford
C R•L•Lindeman
D A•G•Tansley
7.温室效应的最直接后果是[]。
A 生态系统原有平衡破坏
B 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
C 海平面上升
D 气温升高
8.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转移,其浓度将是[]。
A 逐级减少的
B 变化不定
C 逐级增大的
D 各营养级之间相同而恒定的
9.生物多样性的4个层次是指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 )。
A 环境多样性
B 景观多样性
C 群落多样性
D 种群多样性
10.以下哪个属于立体种养技术?( )
A 稻田养鸭
B 鱼鸭共生
C 果粮间作
D 林药间作
三、简答题
1.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2. 简述生态位理论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3.农业生产中磷素的利用有何特点?人类对磷循环与何影响?
4. 什么是生态农业?中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有什么区别
四、论述题
试论述保持生态平衡的主要途径。
**** Hidden Message ***** 请老师给下答案,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