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 发表于 2016-4-26 00:05:30

北语16春《社会语言学》作业1234满分答案

16春《社会语言学》作业4
一、单选题:【8道,总分:40分】
答案请在附件处下载,转载请注明出处www.ap5u.com
1.大量的(    )为对偶的运用提供了极大限度的可能性。对偶讲究音节长短整齐,所以对字的选择有极大的余地。          (满分:5)
    A. 有声调
    B. 汉语各层级语言单位与功能不是一一对应
    C. 单音节
    D. 汉语以语序为主要语法手段
2.关于标准变体和非标准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满分:5)
    A. 标准变体属于社会方言,而非标准变体不属社会方言
    B. 标准变体也可以被称为超方言变体
    C. 标准变体具有公开和潜在的声望,而非标准变体两项都不具备
    D. 非标准变体是以某种地域方言为基础,经过不断规范而逐渐形成的
3.下列属于词汇干扰的是哪项?          (满分:5)
    A. 过分区分
    B. 词形干扰
    C. 句法干扰
    D. 词汇借用
4.中国的韵文,除了骈文和律诗外,渊源都与音乐有关,风雅颂和古体诗都来源于(    )。          (满分:5)
    A. 唱歌
    B. 民歌
    C. 口号
    D. 话语
5.在闽南地区当今的强势方言是(    )。          (满分:5)
    A. 泉州话
    B. 厦门话
    C. 漳州话
    D. 福建话
6.最成功的意译也许就是(    ),它最大限度地把音译和意译两者结合起来。          (满分:5)
    A. 音义兼译
    B. 音译
    C. 意译
    D. 音义义注
7.声调的主要特色是(    )变化,这与音调一致,所以古代的韵文跟音乐有着天然的联系。          (满分:5)
    A. 音长
    B. 音强
    C. 音色
    D. 音高
8.语言规划的稳妥性原则,不包括。          (满分:5)
    A. 传承性
    B. 宽容性
    C. 渐进性
    D. 可行性
二、判断题:【12道,总分:60分】

1.方言和民俗都是地方文化的重要标志,方言一致的地方,民俗也易于取得一致。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2.语言与宗教在起源上并不完全等同,但却有一定的联系。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3.民系和方言都是分层次的,即大民系涵盖小民系,方言又可分次方言。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4.先有氏后有姓。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5.地点方言在宏观上的演变是有方向性的。方言历史演变的宏观取向是弱势方言向优势方言靠拢,方言向共同语靠拢。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6.汉字是古代东亚文化交流极其重要的媒介。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7.有些华人聚居的地方,多半家庭只是父亲说汉语方言,而母亲是不懂华语的当地妇女,这些社区也列入了我们研究的华人社区中。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8.语言演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语言的宏观演变一般都是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语言的微观演变有一部分也与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有关。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9.汉语不仅仅是汉语的符号,而且也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和象征,在几万个方块汉字中蕴含着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0.语言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1.不同语言互相接触,不管是个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或是通过媒体的间接接触,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果,就是文化跨越语言的地理疆界进行扩散。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2.姓制度在上古以男子为中心,即子女从父姓。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6春《社会语言学》作业3
一、单选题:【10道,总分:50分】
答案请在附件处下载,转载请注明出处www.ap5u.com
1.亲属称谓有不同的亚系统,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面称、(    )亚系统。          (满分:5)
    A. 他称
    B. 自称
    C. 旁称
    D. 对称
2.等距抽样也叫(    )。          (满分:5)
    A. 纯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简单随机抽样
    D. 分层抽样
3.跨境语言的变异在上的表现最为明显。          (满分:5)
    A. 语音
    B. 词汇
    C. 语法
    D. 文字
4.语言规划的实际存在已有很长的历史,但作为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还是(    )之后的事情。          (满分:5)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社会语言学产生
    D. 应用语言学产生
5.关于我国语文规划的历史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满分:5)
    A. “国语罗马字”开我国拼音化运动之先河
    B. 我国历史上见诸记载的最早的语文规划事件是“书同文“政策
    C. 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拼音字母是官话字母
    D. 汉语书面语改革最著名的是“拉丁化新文字”的制定和推行
6.台湾的高层语言历经多次更迭,从西拉亚语变为泉州话,再变为官话,再变为日语,最后又变为国语,每一次都是依靠语言的(    )。          (满分:5)
    A. 政治竞争力
    B. 文化竞争力
    C. 经济竞争力
    D. 人口竞争力
7.中央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不包括下列哪项?          (满分:5)
    A. 大力推行《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
    B. 大力推广普通话
    C. 研究汉语、汉字信息
    D. 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8.语文规划的意义是下列哪项?          (满分:5)
    A. 对社会生活和语言本身都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B. 可以促使社会进行有效、规范的交流,但是却使语言变得比较复杂
    C. 表达民族感情,但有造成民族分裂的潜在危机
    D. 可以对语言的历时变化施加影响,却不能影响语言本身的变化
9.下列关于礼貌惯用语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满分:5)
    A. 不同文化传统的礼貌惯用语毫无相同之处
    B. 不同文化传统的的礼貌惯用语有共性但无个性
    C. 说汉语的人对别人提供的帮助的欠负心理要更强,因此即使理所当然的服务也常常道谢
    D. 言语行为通常所具有的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被称为礼貌惯用语
10.语言地位规划是指下列哪项?          (满分:5)
    A. 推广共同语
    B. 书面语的口语化
    C. 术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D. 官方语言的选择
二、判断题:【10道,总分:50分】
答案请在附件处下载,转载请注明出处www.ap5u.com
1.某些数字和某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字同音,因此回避,而改用别的称呼。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2.要考察一个地区的社会文化,当地主要媒体或畅销传媒便是一个很好的客观对象。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3.讳称实际上是被当作避邪的方法。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4.粤语在海外的至高地位是与粤语在香港的地位分不开的。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5.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语言立法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往往有人视三者为一体。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6.汉族姓氏的功能是用以续血统、别婚姻。“姓”字从女,可见姓制度产生于封建社会。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7.黄帝派史官仓颉始“作书”,整理统一文字。这可以看作是中国语言规划的滥觞。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8.凡是语言社群,都有自己的行话。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9.学校教育是普及规范语言的良好途径。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0.制约语言影响的内外因素中,内部因素更容易被认识。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6春《社会语言学》作业2
一、单选题:【20道,总分:100分】
答案请在附件处下载,转载请注明出处www.ap5u.com
1.关于词汇干扰中从英语吸收进汉语的借意词,下列正确的是哪项?          (满分:5)
    A. 雷达
    B. 迷你裙
    C. 扑克
    D. 篮球
2.(    )实际上在新加坡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具有“国语”的实际地位。          (满分:5)
    A. 华语
    B. 马来语
    C. 英语
    D. 泰米尔语
3.国内和海外各地华语文在词语上存在不少差异,主要是由于受外来文化影响衍生的(    )不同。          (满分:5)
    A. 新语音
    B. 新词
    C. 新语法
    D. 新句子
4.语码混合又可称为(    )。          (满分:5)
    A. 语码混乱
    B. 句中语码混合
    C. 语码转换
    D. 句中语码转换
5.受惠语言承用或模拟施惠语言的词语谓之(    )。          (满分:5)
    A. 语言借用
    B. 语言移借
    C. 语言移动
    D. 语言移用
6.世界各地的双语现象按国家划分后的类别,不包括(    )。          (满分:5)
    A. 三语国家
    B. 双语国家
    C. 多语国家
    D. 单语国家
7.社会语言学通过对的描写和分析来说明语言的社会变异状况。          (满分:5)
    A. 变体
    B. 本体
    C. 客体
    D. 受体
8.(    )认为语言结构影响或决定社会结构。          (满分:5)
    A. 萨丕尔、沃尔夫
    B. 乔姆斯基
    C. 索绪尔
    D. 海姆斯
9.文化(    )是制约词汇输入的最重要的因素。          (满分:5)
    A. 独特性
    B. 排他性
    C. 兼容性
    D. 一致性
10.在域外方言中从汉语输入声调系统的是(    )。          (满分:5)
    A. 越南语
    B. 泰语
    C. 日本语
    D. 朝鲜语
11.同语言变异有关的社会变量多种多样,作为一个非常直观的变量,是诸多变量中最重要的参数。          (满分:5)
    A. 性别
    B. 年龄
    C. 身份
    D. 财富
12.行话的变异主要发生在语音和(    )方面。          (满分:5)
    A. 词汇
    B. 语法
    C. 语言结构
    D. 语言性质
13.下列哪项是持续的双语现象稳定存在的原因?          (满分:5)
    A. 维护母语
    B. 各国自身的需要
    C. 更换语言
    D. 皮钦化或克里奥耳化
14.关于皮钦语和克里奥耳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满分:5)
    A. 皮钦语一产生就受到了语言学家的肯定
    B. 皮钦语应被重视,克里奥耳语应被忽视
    C. 皮钦语是在殖民时期诞生的
    D. 我国“洋泾浜”英语属克里奥耳语
15.双层语言现象也可以简称为(    )。          (满分:5)
    A. 双语现象
    B. 重语现象
    C. 多语现象
    D. 双言现象
16.从本质上讲语言是进行社会交际的工具,是的符号系统。          (满分:5)
    A. 系统性
    B. 交际性
    C. 工具性
    D. 阶级性
17.语言的职业变异主要表现为(    )。          (满分:5)
    A. 行话
    B. 黑话
    C. 借词
    D. 谚语
18.俗话说“五行八作,三教九流,各有殊词”,这里的“殊词”就是通常所说的(    )。          (满分:5)
    A. 行话
    B. 黑话
    C. 歇后语
    D. 熟语
19.在使用某一种语言的社团瓦解的时候,这种语言并不是立即消失的,而往往要经过一个(    )的过渡阶段          (满分:5)
    A. 单语
    B. 双语
    C. 三语
    D. 四语
20.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满分:5)
    A. 语言会影响思维
    B. 语言并不完全地决定思维
    C. 反映人类直接感官体验的概念独立于语言
    D. 人们的世界观是因语言相异而不同

16春《社会语言学》作业1
一、单选题:【20道,总分:100分】
答案请在附件处下载,转载请注明出处www.ap5u.com
1.跨境语言的变异在(    )上的表现最为明显。          (满分:5)
    A. 语音
    B. 词汇
    C. 语法
    D. 文字
2.香港和(    )之间的新词接近率是最高的,因为两地的方言相同,都使用粤语,并且交流也频繁。          (满分:5)
    A. 上海
    B. 北京
    C. 澳门
    D. 台湾
3.语言与文化共存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是(    )。          (满分:5)
    A. 汉字与中国文化
    B. 印度语与印度文化
    C. 拉丁语与拉丁文化
    D. 英语与英国文化
4.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社会因素不包括。          (满分:5)
    A. 阶级
    B. 阶层
    C. 职业
    D. 受教育程度
5.关于语言变体、言语共同体、交际能力三个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满分:5)
    A. 语言变体是划分语言使用者的基本单位
    B. 三个概念是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C. 言语共同体是研究基础理论主要突破口
    D. 交际能力是分析语言现象的基本单位
6.社会语言学家用这个概念来指称自己的研究对象。          (满分:5)
    A. 变化
    B. 变动
    C. 变异
    D. 改变
7.城市方言学研究是以(    )为代表。          (满分:5)
    A. 拉波夫
    B. 特鲁杰
    C. 海姆斯
    D. 甘伯兹
8.关于语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满分:5)
    A. 语体是语言的功能变体
    B. 方言不能表现出不同的语体
    C. 任何正常人都会说非正式语体,但不一定会讲正式语体
    D. 一个人或一个集团所掌握的语言变体总和被称为语库
9.语言存在着(    )是所有差异中最直观、最常见的。          (满分:5)
    A. 性别差异
    B. 年龄差异
    C. 阶级差异
    D. 阶层差异
10.英国语言学家(    )把社会语言学分为宏观社会语言学和微观社会语言学。          (满分:5)
    A. 韩礼德
    B. 马约翰
    C. 拉波夫
    D. 索绪尔
11.认为语言结构影响或决定社会结构。          (满分:5)
    A. 萨丕尔、沃尔夫
    B. 乔姆斯基
    C. 索绪尔
    D. 海姆斯
12.文读音多是(    )实行科举制度之后产生的。          (满分:5)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13.乔姆斯基主张区分“语言能力”和(    )。          (满分:5)
    A. 语言运用
    B. 语言转换
    C. 语言变异
    D. 语言使用
14.(    )是语言的社会变体。          (满分:5)
    A. 地方方言
    B. 权威方言
    C. 社会方言
    D. 地区方言
15.美国语言学家拉波夫对(    )音分层的研究是社会语言学运用调查统计方法的经典作品。          (满分:5)
    A. r
    B. s
    C. t
    D. l
16.男女的社会分工和(    )的差异往往造成语言使用的某些差异。          (满分:5)
    A. 文化角色
    B. 社会地位
    C. 心理状态
    D. 文化心理
17.社会语言学这个术语在(    )年就出现了。          (满分:5)
    A. 1953
    B. 1952
    C. 1951
    D. 1950
18.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个人因素不包括(    )。          (满分:5)
    A. 年龄
    B. 性别
    C. 受教育程度
    D. 语境
19.social linguistics 是(    )。          (满分:5)
    A. 从社会研究语言
    B. 从语言研究社会
    C. 从社会研究社会
    D. 从语言研究语言
20.语言与阶级的(    )关系问题,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广泛而长期的研究领域。          (满分:5)
    A. 共振
    B. 共生
    C. 共变
    D. 共存
答案请在附件处下载,转载请注明出处www.ap5u.com

**** Hidden Message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语16春《社会语言学》作业1234满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