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作业] 16春东财《法理学》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5 09: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春东财《法理学》在线作业三

一、单选题:
三、判断题:
1.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与其他性质的权利意义相同。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对权利一词的理解,有两个共识:权利主体是法律关系的主体或享有权利的人,权利的内容一般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这样行为或不可以这样行为,或者要求其他人这样或不这样行为。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法的价值指以下三种含义:法促进哪些价值;法本身有哪些价值;在不同价值之间发生矛盾时,法根据什么标准进行评价。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不是并列的,这两种作用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社会作用是手段,规范作用是目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由于利益存在于不同领域,可以将利益分为物质利益、政治利益、精神利益三种。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法系一般是指根据法律的历史传统来对法律加以分类,一般地说,资本主义国家分属于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不是并列的,这两种作用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社会作用是手段,规范作用是目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法的渊源可以分为实质意义上的渊源和形式意义上的渊源。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权利能力是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具备权利能力,是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法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前提性条件。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实质正义是指制度本身的正义,形式正义是指对法律和制度的公正和一贯的执行,而不管它的实质原则是什么。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1.地方性法规是由特定地方国家机关依法制定和变动,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区域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2.以实施法律的主体和法的内容为标准,法的实施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法的遵守,法的执行,法的适用。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3.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坚持实事与价值的两分,尊重法律所确认的价值。在法律执行和适用时,只考虑法律规则的规定,主张不考虑价值问题,按照法律规则的规定操作,而不考虑法律规则之外的多元价值。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4.分配正义是指在社会成员之间重建原已建立但不时遭到侵害的均势和平衡。也就是侵害者给予被侵害者应有的补偿。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5.公权利与私权利划分的主要标准是法律的不同类型,即公法与私法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6.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在法学中的体现。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7.社会学法学派对法采取一种价值无涉的态度,关注法律实际是什么的问题,着重描述法律现象以及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运行,而不考虑法律自身的价值评判问题。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8.公法上的义务和私法上的义务划分的主要标准是法律的不同类型。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9.公法和私法的划分适用于英美法系。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0.法律事实根据它是否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可以分为行为和事件。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1.法律清理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确定它们的存废或改动的专门活动。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2.党的政策对法的制定和实施都有指导作用,但法对党的政策也有制约作用,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3.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划分是以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4.所谓立法体制,是指立法主体的构成及其权限划分的制度。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5.法的强制作用是指对违法者行为的制裁。制裁、惩罚违法犯罪行为。这种规范作用的对象是违法者的行为。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东财《法理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三、判断题:
1.按照法律规则的强制性程度不同,分为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政党一般是指代表某一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利益而进行活动的政治组织。按照在本国政治领域中的不同地位,政党可分为执政党、在野党、反对党。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法律清理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确定它们的存废或改动的专门活动。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由于利益存在于不同领域,可以将利益分为物质利益、政治利益、精神利益三种。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法的执行,也称“司法”,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按照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有权制定法律。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法律事实根据它是否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可以分为行为和事件。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法律编纂是指立法主体将现存同类法或同一部门法加以研究审查,从统一的原则出发,决定它们的存废,对它们加以修改、补充,最终形成集中、统一和系统的新法律或者法典的活动。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公权利与私权利划分的主要标准是法律的不同类型,即公法与私法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政策是一定阶级、政党、国家以及其他社会主体,为达一定目的,根据实际情况所制定的行动准则。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1.所谓立法体制,是指立法主体的构成及其权限划分的制度。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2.法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是为主体的行为提供标准和指明方向的,它只解决行为问题,只衡量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或是否违法,不解决观念问题、品德或道德问题。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3.法同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在于法有强制力,其他社会规范没有强制力。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4.道德是加强法制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法是传播、推行道德的有效途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5.亚里斯多德将正义分为社会正义与个人正义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6.实质正义是指制度本身的正义,形式正义是指对法律和制度的公正和一贯的执行,而不管它的实质原则是什么。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7.国家惯例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关于政治、经济、文化、贸易、法律以及军事等方面规定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各种协议的总称。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8.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国家意志内容的最终决定因素,经济以外因素,如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历史传统、民族、宗教、习惯等,对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没有有影响。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9.对世权和对人权划分的角度和标准是权利的效力范围的不同。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0.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划分,是世界各国共同适用的分类。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1.党的政策对法的制定和实施都有指导作用,但法对党的政策也有制约作用,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2.按照法律规则的强制性程度不同,分为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3.以适用范围不同,可以将法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4.专属义务与可转移义务划分角度与标准是这种义务可否转移。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5.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东财《法理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三、判断题:
1.所谓法律移植就是指不同历史类型的法之间的延续、相继、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原有法)对新法(现行法)的影响和新法对旧法的承接和继受。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有时也称“法制观念”、“法治观念”或“法制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三种。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法律案审议的结果有以下几种:(1)提付表决;(2)搁置; (3)终止审议。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与其他性质的权利意义相同。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部门法所指同类法律,包括国际法,包括已经失效的法,也包括将要制定但尚未制定的法。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事件是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任何人都有权进行法律编纂。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公法和私法的划分适用于英美法系。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法律一般只能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即法律通常有溯及力。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1.自治法规是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所制定的特殊地方规范性法律文件,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总称。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2.法的强制作用是指对违法者行为的制裁。制裁、惩罚违法犯罪行为。这种规范作用的对象是违法者的行为。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3.当代中国法律监督的实质是:以人民民主为基础,以社会主以法治为原则,以权力的合理划分与相互制约为核心,依法对各种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为和其他法律活动进行监视和督促的法律机制。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4.国家惯例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关于政治、经济、文化、贸易、法律以及军事等方面规定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各种协议的总称。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5.我国现行立法程序,一般说来,包括立法的准备阶段、法的形成或者法的确立阶段、法律案的表决以及法律的公布四个阶段。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6.道德是加强法制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法是传播、推行道德的有效途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7.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国家意志内容的最终决定因素。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一般指生产方式,也指社会经济基础,法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8.自然法学派注重法律价值,认为法律必须符合价值要求,符合价值要求的法律,就是良法,不符合价值要求的法律就是恶法,不能称其为法。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9.从计算角度不同划分,利益有多数利益与少数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分。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0.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1.法律一般只能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即法律通常有溯及力。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2.立法原则是立法主体在立法时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和总体要求。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3.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在法学中的体现。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4.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5.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划分是以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