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6春《心理学》在线作业一二标准答案
福师16春《心理学》在线作业一标准答案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 )的科学。 (满分:2)
A. 学校情境中学生与老师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B. 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C. 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生理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D. 学校情境中的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
2.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 )。 (满分:2)
A. 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B. 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
C. 近景的动机与远景的动机
D. 直接性动机与间接性动机
3.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的( )。 (满分:2)
A. 专业知识
B. 教育学知识
C. 心理学知识
D. 相关学科知识
4.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满分:2)
A. 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 望梅止渴
C. 蜘蛛织网
D. 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5.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满分:2)
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归因感
C. 自我预期感
D. 自我效能感
6.加涅提出了( )模式。 (满分:2)
A. 积累学习
B. 发现学习
C. 观察学习
D. 接受学习
7.下列属于传统的记忆术的是( )。 (满分:2)
A. 位置记忆法
B. 谐音联想法
C. 关键词法
D. 语义联想
8.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师资训练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身心特征与职业修养称为教师的( )。 (满分:2)
A. 教师素质
B. 心理素质
C. 教学能力
D. 教育机智
9.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 (满分:2)
A. 构造一种完形
B. 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 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 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10.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满分:2)
A. 追求利益的倾向
B. 避免失败的倾向
C. 回避困难的倾向
D. 追求刺激的倾向
11.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 )。 (满分:2)
A. 组织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元认识策略
D. 复述策略
12.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划分,迁移可分为( )。 (满分:2)
A. 正迁移和负迁移
B. 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D. 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二、多选题:
1.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 )。 (满分:2)
A. 主观主义
B. 客观主义
C. 环境主义
D. 强化
E. 发现学习
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涉及( ) (满分:2)
A. 敬业精神
B. 职业素养
C. 专业知识
D. 专业技能
E. 教学风格
3.布鲁巴奇等在1994年提出的四种反思方法包括( )。 (满分:2)
A. 反思日记
B. 详细描述
C. 交流讨论
D. 关注问题
E. 行动研究
4.相似性的大小的主要是由两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那么,两任务的共同成分可能是( )。 (满分:2)
A. 刺激
B. 反应
C. 环境线索
D. 学习目标
E. 态度
5.动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满分:2)
A. 激发行为
B. 行为定向
C. 记忆行为
D. 维持行为
6.元认知知识包括( )。 (满分:2)
A. 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
B. 对任务的认识
C. 对有关学习策略的认识
D. 对学习策略使用方面的认识
E. 对教师的认识
7.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 )。 (满分:2)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计划策略
D. 监视策略
E. 调节策略
8.哪些人善于发现问题( )。 (满分:2)
A. 个体的好奇心、求知欲望越强的
B. 个体活动的积极性越高的
C. 个体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的
D. 个体视野越开阔的
9.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行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满分:2)
A. 课时计划的差异
B. 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C. 课后评价的差异
D. 教学方法的差异
10.维果斯基的理论对教学的影响可以归纳为( )。 (满分:2)
A. 学习者是自主积极的“学徒式学习者”
B. 学生的学习是受背景影响的
C. 为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应向学生提供挑战性认知任务和支架
D. 教学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
11.教学反思的环节包括( )。 (满分:2)
A. 具体经验阶段
B. 观摩和分析阶段
C. 重新概括阶段
D. 积极的验证阶段
12.奥苏贝尔将学习动机划分为( )。 (满分:2)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高内驱力
C. 外部动机
D. 附属内驱力
13.教学媒体包括( )。 (满分:2)
A. 投影
B. 录像
C. 计算机
D. 黑板
E. 图片
14.桑代克认为,学习遵循重要的学习原则包括( )。 (满分:2)
A. 准备律
B. 练习律
C. 效果律
D. 联想律
15.知识学习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 )。 (满分:2)
A. 知识获得
B. 知识保持
C. 知识的提取
D. 知识的遗忘
E. 知识的建构
16.下列直观方式中,属于模像直观的是( )。 (满分:2)
A. 图片
B. 演示实验
C. 图表
D. 模型
E. 教学电影
17.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即( )。 (满分:2)
A. 给定的条件
B. 要达到的目标
C. 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D. 存在的疑点
18.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满分:2)
A. 教师指导
B. 学习材料特性
C. 媒体
D. 认知结构
E. 智力
19.奥苏贝尔的教学原则包括( )。 (满分:2)
A. 逐渐分化原则
B. 序列组织原则
C. 巩固原则
D. 先行组织者策略
E. 整合协调原则
20.创造力的最主要特征是( )。 (满分:2)
A. 独创性
B. 敏捷性
C. 流畅性
D. 灵活性
E. 先天性
21.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包括( )。 (满分:2)
A. 智力
B. 年龄
C. 认知结构
D. 学生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
E. 学习的心向和定势
2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 )。 (满分:2)
A. 家庭教养方式
B. 道德认知
C. 社会风气
D. 态度定势
E. 同伴群体
23.道德行为包括( )。 (满分:2)
A. 道德行为技能
B. 道德行为习惯
C. 道德行为认知
D. 道德行为情感
E. 道德行为体验
24.进行专门训练的关键程序有( )。 (满分:2)
A. 每天进行回顾
B. 有意义地呈现新材料
C. 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
D. 布置家庭作业
E. 每周、每月都进行回顾
25.教学媒体包括( )。 (满分:2)
A. 投影
B. 录像
C. 计算机
D. 黑板
E. 图片
26.组织策略可利用的图形有( ) (满分:2)
A. 系统结构图
B. 流程图
C. 模式或模型图
D. 网络关系图
E. 双向图
27.凯利(G. Kelly)认为,无论采用何种评估方法,有效的心理评估的基本要点都应包括( )。 (满分:2)
A. 当事人的现有状况及问题所在
B. 当事人以什么样的构念来看这个世界
C. 当事人所处的环境中诸因素对他有何影响
D. 辅导教师的基本构念如何
E. 辅导教师应怎样处理眼前的问题
三、判断题:
1.元认知是弗拉维尔(J. H. Flavell) 最早在1967年提出来的。他所谓的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有条件的、自觉发生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强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根据研究,初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苛勒于1913年至1917年用黑猩猩做了一系列试验,证明了黑猩猩的学习是一种尝试错误。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定势的概念最初由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和舒曼于1898年提出,原指对某一特定的知觉活动的直接准备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理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技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抽象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阶段的依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并以理论为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正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满分:2)
A. 积极的社会功能
B. 应有的责任能力
C. 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 道德精神面貌
2.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满分:2)
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归因感
C. 自我预期感
D. 自我效能感
3.教育心理学是研究( )的科学。 (满分:2)
A. 学校情境中学生与老师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B. 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C. 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生理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D. 学校情境中的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
4.给出一个初始状态,问题解决者必须发展一系列达到目标状态的操作,通过这些操作,使最初状态不断向目标状态转化,最终达到总目标,这种问题属于( )。 (满分:2)
A. 具体问题
B. 归纳结构问题
C. 转换问题
D. 排列问题
5.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 )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满分:2)
A. 学生
B. 教学目标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6.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 )。 (满分:2)
A. 关系密切
B. 关系不明显
C. 存在负相关
D. 有利有弊
7.按照艾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儿童在6、7岁-12岁处于( )阶段。 (满分:2)
A. 勤奋感对自卑感
B. 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C. 主动感对内疚感
D. 自主对羞怯
8.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是由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提出的一种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达到一定学习水平的教学模式。 (满分:2)
A. 布鲁纳
B. 布卢姆
C. 维果斯基
D. 斯金纳
9.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满分:2)
A. 形象思维
B. 发散思维
C. 辐合思维
D. 直觉思维
10.“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满分:2)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动机
D. 道德意志
1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满分:2)
A. 教学方法
B. 教师
C. 学生
D. 学习过程
12.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满分:2)
A. 追求利益的倾向
B. 避免失败的倾向
C. 回避困难的倾向
D. 追求刺激的倾向
二、多选题:
1.外部强化可激发人的外在动机行为,运用外部强化影响人的形式包括( )。 (满分:2)
A. 奖赏训练
B. 取消训练
C. 惩罚训练
D. 回避训练
2.相似性的大小的主要是由两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那么,两任务的共同成分可能是( )。 (满分:2)
A. 刺激
B. 反应
C. 环境线索
D. 学习目标
E. 态度
3.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即( )。 (满分:2)
A. 给定的条件
B. 要达到的目标
C. 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D. 存在的疑点
4.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 )。 (满分:2)
A. 学习过程
B. 教学过程
C. 评价与反思过程
D. 互动过程
E. 管理过程
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包括( )。 (满分:2)
A. 定势
B. 问题情境
C. 功能固着
D. 知识经验
6.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的高级形式,是其他教学能力和教学行为的调节中枢,它的发展特征包括( )。 (满分:2)
A. 从他控到自控
B. 敏感性逐渐增强
C. 迁移性逐渐提高
D. 反思性逐渐增强
7.结构化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各种内在关系如( )。 (满分:2)
A. 上下关系
B. 平行关系
C. 并列关系
D. 网络关系
E. 交叉关系
8.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力是由( )组成。 (满分:2)
A. 内驱力
B. 需要
C. 诱因
D. 期望
9.道德行为包括( )。 (满分:2)
A. 道德行为技能
B. 道德行为习惯
C. 道德行为认知
D. 道德行为情感
E. 道德行为体验
10.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措施包括( )。 (满分:2)
A. 训练逻辑推理能力
B.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C. 扩大知识面
D. 注意掌握好的问题解决策略
11.下列直观方式中,属于模像直观的是( )。 (满分:2)
A. 图片
B. 演示实验
C. 图表
D. 模型
E. 教学电影
12.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的( )。 (满分:2)
A. 社会性
B. 主动性
C. 情景性
D. 目的性
E. 人文性
13.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主要应该考虑到哪些方面:( ) (满分:2)
A. 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B. 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
C. 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
D. 心理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
14.根据弗拉维尔和布朗的观点,元认知的组成成分包括( )。 (满分:2)
A. 元认知知识
B. 元认知策略
C. 元认知体验
D. 元认知监控
15.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 )。 (满分:2)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计划策略
D. 监视策略
E. 调节策略
16.要想使学生学习上的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关键在于( )。 (满分:2)
A. 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
B. 使他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
C. 改善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D. 弥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
17.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包括( )。 (满分:2)
A. 成员间相互满足心理需要
B. 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但有可能存在着排他性
C. 行为上具有一致性
D. 成员的角色和数量不固定
18.凯利(G. Kelly)认为,无论采用何种评估方法,有效的心理评估的基本要点都应包括( )。 (满分:2)
A. 当事人的现有状况及问题所在
B. 当事人以什么样的构念来看这个世界
C. 当事人所处的环境中诸因素对他有何影响
D. 辅导教师的基本构念如何
E. 辅导教师应怎样处理眼前的问题
19.教学媒体包括( )。 (满分:2)
A. 投影
B. 录像
C. 计算机
D. 黑板
E. 图片
20.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迁移研究包括( )。 (满分:2)
A. 能力说
B. 布鲁纳论迁移
C. 奥苏贝尔论迁移
D. 认知迁移理论
21.布鲁纳在1966年出版的《教学论》中指出发现学习的作用表现在( )。 (满分:2)
A. 提高智力的潜力
B. 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
C. 学会将来作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
D. 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
22.从问题的性质来看,可以将问题分为( )。 (满分:2)
A. 抽象问题
B. 归纳结构问题
C. 转换问题
D. 排列问题
23.动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满分:2)
A. 激发行为
B. 行为定向
C. 记忆行为
D. 维持行为
24.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 (满分:2)
A. 奖学金
B. 对成绩的认可
C. 表扬
D. 改善学习
E. 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25.系统性原则主要表现在( )。 (满分:2)
A. 整体性
B. 层次性
C. 开放性
D. 动态性
E. 自组织适应性
26.以下属于真正的创造的是( )。 (满分:2)
A. 鲁班发明锯子
B.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C. 爱迪生发明灯泡
D. 高斯发明连加变乘法的简单运算
E. 找到元古时期的化石
27.以下各项属于人格测验的是( )。 (满分:2)
A. 创造力测验
B. 兴趣测验
C. 成就动机测验
D. 态度量表
三、判断题:
1.分散复习是相对于集中复习而言的,它指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对问题的表征包括问题的表面特征和深层特征,其中表面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美国1913—1914年出版的华生的三卷本《教育心理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道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学习迁移的理论中最早的学说是形式训练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奥苏伯尔将这种旧知识吸纳新知识的过程叫做顺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理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技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程序性知识是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负强化与惩罚的含义相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 Hidden Message ***** 附件答案 111111111
sa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请赐我答案
daann 我回复我发现我做作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