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6春《公共政策概论》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福师16春《公共政策概论》在线作业一标准答案答案在网页底部下载,转载请注明:www.ap5u.com
一、单选题:
1.监控的直接目的是( ) (满分:2)
A. 纠正系统偏差
B. 保障系统目标的实现
C. 实现政策的合法化
D. 保证政策结果的有效性
2.大卫?伊斯顿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满分:2)
A. 系统理论模型
B. 精英理论模型
C. 团体理论模型
D. 渐进主义模型
3.“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的( ) (满分:2)
A. 元政策
B. 基本政策
C. 具体政策
D. 实质性政策
4.力求回答“因为什么”、“为了谁’、“为了什么目的”、“多大风险”、“应优先考虑什么”等等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属于( ) (满分:2)
A. 行为研究
B. 价值研究
C. 规范研究
D. 可行性研究
5.渐进主义理论模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满分:2)
A. 大卫?伊斯顿
B. 戴伊
C. 汤姆逊
D. 林布隆
6.最早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的学者是( ) (满分:2)
A. 拉斯韦尔
B. 托马斯?戴伊
C. 伍启元
D. 德洛尔
7.监控的根本目的是( ) (满分:2)
A. 纠正系统偏差
B. 保障系统目标的实现
C. 实现政策的合法化
D. 保证政策结果的有效性
8.政策方案在向上层层禀报的过程中,在一定层次上有可能根据需要进行合议审批,这种行政审批形式是指( ) (满分:2)
A. 禀议制
B. 合议制
C. 禀议合议结合制
D. 分权制
9.力求解答“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做”的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属于( ) (满分:2)
A. 行为研究
B. 价值研究
C. 规范研究
D. 可行性研究
10.20世纪50年代提出区分公共与私人物品的代表性观点的是( ) (满分:2)
A. 亚当?斯密
B. 杜威
C. 塞缪尔森
D. 布坎南
11.在当今社会中,被称之为“第四种权力”的是( ) (满分:2)
A. 利益集团
B. 公民
C. 大众传播媒介
D. 思想库
12.政策规划的核心环节是( ) (满分:2)
A. 目标确立
B. 政策方案设计
C. 后果预评估
D. 方案抉择
13.我国通过法律监督、财政监督、人事监督和工作监督等,影响、制约或控制其他国家机关的组织机构是( ) (满分:2)
A. 中国共产党
B. 司法机关
C. 行政机关
D. 人民代表大会
14.认为“政策执行是将一项政策付诸实施的一项活动,在诸多活动中,尤以解释、组织和实施三者最为重要。”的是( ) (满分:2)
A. 巴雷特和富奇
B. 德洛尔
C. 拉斯韦尔
D. 琼斯
15.在政策终结的内容中,终止由执行所带来的某些服务是指( ) (满分:2)
A. 功能的终结
B. 组织的终结
C. 政策本身的终结
D. 计划的终结
16.秉持“英雄史观”的观点在公共政策学上属于( ) (满分:2)
A. 系统理论模型
B. 精英理论模型
C. 团体理论模型
D. 渐进主义模型
17.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 (满分:2)
A. 贝塔朗菲
B. 拉斯韦尔
C. 西蒙
D. 林德布洛姆
18.以质询和诘问等方式对公共政策加以监控的组织机构是( ) (满分:2)
A. 立法机关
B. 司法机关
C. 行政机关
D. 政党系统
19.采用渐进的方式对公共政策进行终结,以消除公共政策终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公共政策终结的形式是( ) (满分:2)
A. 公共政策合并
B. 公共政策分解
C. 公共政策缩减
D. 公共政策废止
20.判断政策价值的基本手段是( ) (满分:2)
A. 政策制定
B. 政策执行
C. 政策评估
D. 政策终结
二、多选题:
1.对公共政策终结存在抵触心理的原因主要有( ) (满分:2)
A. 利益因素
B. 习惯
C. 认知
D. 社会团体
2.当涉及公共政策的功能作用时,可将公共政策分为( ) (满分:2)
A. 分配性政策
B. 调节性政策
C. 自我调节性政策
D. 再分配性政策
3.公共政策评估的基本要素有( ) (满分:2)
A. 评估主体
B. 评估客体
C. 评估标准
D. 评估方法
4.下列机构和组织中属于思想库的有( ) (满分:2)
A. 联想集团
B. 兰德公司
C. 肯尼迪政府学院
D. 野村研究所
5.精英理论模型的主要提出者是( ) (满分:2)
A. 大卫?伊斯顿
B. 戴伊
C. 汤姆逊
D. 林布隆
6.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评估一般包括( ) (满分:2)
A. 政治可行性
B. 经济可行性
C. 技术可行性
D. 法律可行性
7.政策目标的特性概括起来主要有( ) (满分:2)
A. 目标取向的公共性
B. 目标确定的多重性
C. 目标范围的普遍性
D. 目标价值的非盈利性
8.951年出版的《政策科学》一书,首次对政策科学的基本范畴与方法等内容做出了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该书的作者有( ) (满分:2)
A. 德洛尔
B. 拉斯韦尔
C. 勒纳
D. 林德布洛姆
9.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有影响的经济学模型主要有( ) (满分:2)
A. 传统理性模型
B. 有限理性模型
C. 公共选择理论
D. 福利经济学模型
10.系统方法的显著特点是( ) (满分:2)
A. 整体性
B. 阶段性
C. 综合性
D. 最优化
11.公共政策的评估标准有( ) (满分:2)
A. 生产力标准
B. 效益标准
C. 效率标准
D. 公平标准
12.中国共产党政策监控的主要方式有( ) (满分:2)
A. 党纪监督
B. 行政监督
C. 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实施政策监控
D. 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政策监控
13.对公共政策终结存在抵触心理的人员主要有( ) (满分:2)
A. 政策受益者
B. 政策受害者
C. 政策制定者
D. 政策执行者
14.政策理解包括( ) (满分:2)
A. 政策宣传
B. 人力准备
C. 组织准备
D. 政策分解
15.“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持这一类似观点的学者有( ) (满分:2)
A. 拉斯韦尔
B. 德洛尔
C. 卡尔?弗雷德里希
D. 勒纳
16.以集体的宏观智能结构,通过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来获取未来信息,进行政策分析的方法,称之为( ) (满分:2)
A. 头脑风暴法
B. 德尔菲法
C. 交叉影响分析法
D. 专家会议法
17.官方决策者主要有( ) (满分:2)
A. 立法机关
B. 行政机关
C. 司法机关
D. 执政党
18.政治和法治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体现在( ) (满分:2)
A. 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政治性质
B. 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程度
C. 决定公共政策运行的智力条件
D. 决定着公共政策合法化程度
19.政策执行后对客体所产生的影响或结果进行的评估。这一评估是指( ) (满分:2)
A. 效果评估
B. 效率评估
C. 执行评估
D. 事后评估
20.政策问题的特征有( ) (满分:2)
A. 相互依存性
B. 主观性
C. 人为性
D. 动态性
三、判断题:
1.秉持“英雄史观”的观点在公共政策学上属于团体理论模型(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在政策终结的内容中,执行政策的措施和手段的终结是指功能的终结(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政策分析过程中的第一步是政策议程建立(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政策分析的系统理论源于分析政治系统的方法研究,这种模型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大卫伊斯顿(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公共政策终结的最果断的方式是公共政策废止(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有限理性模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西蒙(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决策树法属于系统分析方法(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通过将自己的成员列入各级政府机关及政府各部门中以影响政策实施的组织机构是利益集团(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德尔菲法最初被运用于对经济问题的预测(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在“公共政策”内涵的理解上,曾任联合国公共行政处处长的伍启元先生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采取的对公私行动的指引,是规范民众行动的指南(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春福师《公共政策概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满分答案在网页底部下载,转载请注明www.ap5u.com
一、单选题:
1.首次提出“政策分析”这个概念的学者是( ) (满分:2)
A. 德洛尔
B. 拉斯韦尔
C. 勒纳
D. 林德布洛姆
2.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 ) (满分:2)
A. 政策制定过程
B. 政策执行效果
C. 政策评估标准
D. 政策监控程序
3.认为“政策执行是将一项政策付诸实施的一项活动,在诸多活动中,尤以解释、组织和实施三者最为重要。”的是( ) (满分:2)
A. 巴雷特和富奇
B. 德洛尔
C. 拉斯韦尔
D. 琼斯
4.监控的根本目的是( ) (满分:2)
A. 纠正系统偏差
B. 保障系统目标的实现
C. 实现政策的合法化
D. 保证政策结果的有效性
5.效率评估是指( ) (满分:2)
A. 政策成本与政策效能进行衡量的关系
B. 政策收益与政策效能进行衡量的关系
C. 政策成本与政策收益进行衡量的关系
D. 政策效果与理想效果进行衡量的关系
6.秉持“英雄史观”的观点在公共政策学上属于( ) (满分:2)
A. 系统理论模型
B. 精英理论模型
C. 团体理论模型
D. 渐进主义模型
7.政策执行后对客体所产生的影响或结果进行的评估是指( ) (满分:2)
A. 效果评估
B. 效率评估
C. 内部评估
D. 外部评估
8.一个完整的公共政策周期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 (满分:2)
A. 制定——评估——执行——终结
B. 规划——执行——评估——终结
C. 制定——执行——评估——终结
D. 规划——评估——执行——终结
9.以质询和诘问等方式对公共政策加以监控的组织机构是( ) (满分:2)
A. 立法机关
B. 司法机关
C. 行政机关
D. 政党系统
10.在政策终结的内容中,终止由执行所带来的某些服务是指( ) (满分:2)
A. 功能的终结
B. 组织的终结
C. 政策本身的终结
D. 计划的终结
11.提出“政策是组织的产物”的理论模型是( ) (满分:2)
A. 系统模型
B. 过程模型
C. 团体理论模型
D. 制度理论模型
12.判断政策价值的基本手段是( ) (满分:2)
A. 政策制定
B. 政策执行
C. 政策评估
D. 政策终结
13.在当今社会中,被称之为“第四种权力”的是( ) (满分:2)
A. 利益集团
B. 公民
C. 大众传播媒介
D. 思想库
14.认为公共政策终结是“政府当局对某一特殊功能、计划、政策或组织,经过审慎评估,加以结束或终止的过程”的是( ) (满分:2)
A. 巴达克
B. 琼斯
C. 布鲁尔
D. 德龙
15.马尔科夫预测法属于( ) (满分:2)
A. 系统分析方法
B. 定性分析方法
C. 确定型分析技术
D. 随机分析技术
16.政策规划的核心环节是( ) (满分:2)
A. 目标确立
B. 政策方案设计
C. 后果预评估
D. 方案抉择
17.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是( ) (满分:2)
A. 政策问题的确认
B. 政策议程的建立
C. 政策方案的择定
D. 政策目标的确立
18.力求解答“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做”的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属于( ) (满分:2)
A. 行为研究
B. 价值研究
C. 规范研究
D. 可行性研究
19.整个公共政策体制的核心和中枢系统是( ) (满分:2)
A. 信息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决断子系统
D. 执行子系统
20.“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途径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是要求政策的( ) (满分:2)
A. 规范性
B. 透明性
C. 严肃性
D. 明晰性
二、多选题:
1.以集体的宏观智能结构,通过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来获取未来信息,进行政策分析的方法,称之为( ) (满分:2)
A. 头脑风暴法
B. 德尔菲法
C. 交叉影响分析法
D. 专家会议法
2.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有影响的经济学模型主要有( ) (满分:2)
A. 传统理性模型
B. 有限理性模型
C. 公共选择理论
D. 福利经济学模型
3.中国共产党政策监控的主要方式有( ) (满分:2)
A. 党纪监督
B. 行政监督
C. 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实施政策监控
D. 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政策监控
4.政策执行过程通常要经历一系列的阶段,它包括以下( ) (满分:2)
A. 政策宣传
B. 政策分解
C. 政策实验
D. 全面实施
5.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的明显特征是( ) (满分:2)
A.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B. 公共政策的普遍性
C. 公共政策的强迫性
D. 公共政策的调和性
6.在政策问题认定中比较常见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 (满分:2)
A. 原因分析法
B. 对比分析法
C. 边界分析法
D. 德尔菲法
7.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终结方式的是( ) (满分:2)
A. 我国单一的社会保障政策分解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人寿保险等多项
B. 学校禁止学生抽烟喝酒
C. 我国企业实行利改税
D. 工人要求老板缩短工作日
8.当涉及公共政策的功能作用时,可将公共政策分为( ) (满分:2)
A. 分配性政策
B. 调节性政策
C. 自我调节性政策
D. 再分配性政策
9.按照政策监控的层次,政策监控可以分为( ) (满分:2)
A. 事前监控
B. 自我监控
C. 逐级监控
D. 越级监控
10.政策监控的作用主要有( ) (满分:2)
A. 保证政策的合法化
B. 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
C. 实现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D. 促使政策终结
11.中国国务院享有的行政职权有( ) (满分:2)
A. 行政立法权
B. 提案权
C. 人事权
D. 一定范围的戒严权和建置权
12.公共政策终结的内容包括( ) (满分:2)
A. 权力与责任的终结
B. 功能的终结和组织的终结
C. 公共政策本身的终结
D. 计划的终结
13.951年出版的《政策科学》一书,首次对政策科学的基本范畴与方法等内容做出了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该书的作者有( ) (满分:2)
A. 德洛尔
B. 拉斯韦尔
C. 勒纳
D. 林德布洛姆
14.对公共政策终结存在抵触心理的原因主要有( ) (满分:2)
A. 利益因素
B. 习惯
C. 认知
D. 社会团体
15.“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持这一类似观点的学者有( ) (满分:2)
A. 拉斯韦尔
B. 德洛尔
C. 卡尔?弗雷德里希
D. 勒纳
16.政策目标的特性概括起来主要有( ) (满分:2)
A. 目标取向的公共性
B. 目标确定的多重性
C. 目标范围的普遍性
D. 目标价值的非盈利性
17.政策理解包括( ) (满分:2)
A. 政策宣传
B. 人力准备
C. 组织准备
D. 政策分解
18.政策执行后对客体所产生的影响或结果进行的评估。这一评估是指( ) (满分:2)
A. 效果评估
B. 效率评估
C. 执行评估
D. 事后评估
19.非官方参与者主要有( ) (满分:2)
A. 利益集团
B. 公民
C. 大众传播媒介
D. 思想库
20.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体现在( ) (满分:2)
A. 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程度
B. 决定公共政策运行的智力条件
C. 决定着公共政策合法化程度
D. 影响公共政策运行的伦理、心理条件
三、判断题:
1.决策树法属于系统分析方法(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在“公共政策”内涵的理解上,曾任联合国公共行政处处长的伍启元先生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采取的对公私行动的指引,是规范民众行动的指南(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政策分析过程中的第一步是政策议程建立(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政策执行效果(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在当今社会中,被称之为“第四种权力”的是利益集团(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政策法律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政策制定过程(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最早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的学者是托马斯戴伊(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德尔菲法最初被运用于对经济问题的预测(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秉持“英雄史观”的观点在公共政策学上属于团体理论模型(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规划部门或人员根据上级的要求提出政策方案,按照特定行政程序层层禀报上级,由上级机关部门领导层层审定,最后由掌握最终决策权的行政领导批准和签发。这种行政审批形式是指禀议制(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 Hidden Message ***** 好帖子,好文章
页:
[1]